昨天參觀香港電台,有幸由副廣播署長戴建文作嚮導。走進香港電台,恍如進入了電台博物館,無論是裝修、儀器、設備,感覺像回到過去,由60年代一直保留到現在,絕對是香港文化歷史的寶貝,只可惜香港(人) 總視而不見,根,是用來拔的,看看我們的社區便明白。
有機會走進直播室,控制室,現場親歷新聞報導,交通報導,令我深深體會到廣播是一份絕不簡單的工作,肅然起敬。
副署長從港台的過去,說到今天增設了三條數碼電視頻道,節目製作時數大大增加。參觀港台後,才明白到他們需要擴充,維修的迫切性。對於興建新大樓的撥款被拒感到可惜,難道議員都看不見港台有擴充及維修的需要?在參觀期間,我們對港台現時的工作環境甚為驚訝,因為環境得確破舊。或許他們要求的撥款大得令議員難以接受。沒有資源,也難怪三條數碼電視頻道經常重播節目。
問到副署長現時遇到的困難,他提到近年招聘了100多名的員工,面對與新一代員工工作取態分歧。現時新聞標題流行少於20個字,很多詞語因而簡化,例如乙型肝炎,變成「乙肝」; 還有近期非常流行的「失聯」,失去聯絡。但有些詞語強行簡化後,根本看不明,這樣會令業界文化及知識的失去承傳。
承傳其實出現在生活每個角落裡,切身的有家庭承傳。昨天在家做菜,才發現自己原來承傳了潮洲及浙江元素,我就好像是由潮洲及上海人所生的子女。原來自已在不經不覺間承傳了小時候吃過的菜色,長大了,慢慢把它滲透出來。如果我不是自己居住,應該不能將這些家庭的習慣演繹出來,從媽媽,保母身上承傳過來。有了意識後,才明白意義重大,只是透過生活的遭遇、經歷把它成為自己的一部份。家庭的承傳,很珍貴。每當我嚐到這些家常菜時,便會想起家人,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根。現在的家庭十個有九個都不會做菜,全假手工人代勞,這種無形的寶物,便在無意識中流逝。
海蜇,兒時常吃冷菜,必定以鎮江浙醋伴食。
台式榨菜,在上海南貨店買的最為可口,街市出售的真的不行了。食法:用水浸三至四小時,切片真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