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多年前很多人已說英國無啖好食,食物難食,英國人不懂吃等等的評價,但當年實際情況並沒有所說的差。
中餐大部份是香港人開的,味道平均不錯,有的比香港更好吃;Kebab 好吃,歐洲菜小店如意大利、法國菜由當地人主理,味道不錯,價錢合理,更不用說印度菜。
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人大了,經歷多了,要求高了;再看今天的英國,我會說:「英國絕對是美食沙漠」及有感國家政策不利及窒礙飲食發展。
屹立倫敦多年,在 Google 評價很高的壽司店。起初以為是日本壽司師父主理,結果是印巴裔的師父,出手很闊綽 😆
原因:
1. 銷售稅,服務費
當銷售稅已佔整體的20%,你付的大部份不是落在食材上。還有10% 或以上的服務費,即整體至少三成消費不是落在食物上。你付出 10 元,得到的只有7 成以下,還要扣除鋪租,雜費,人工等,七除八扣,放在食物的價值剩下多少?而消費者又能換取怎麼樣的食物質素。
所以在英國,外出用餐的誘因接近零甚至抗拒,因為中伏機會很大,不會有令人享受的體驗,經常感到不值,貼錢買難受,自己在家煮的品質及味道更好。
2. 脫歐
純個人感受與經驗,脫歐後食材選擇質素大幅下降。以前很多來自法國、意大利的新鮮食材,品質高價錢合理。脫歐後,超市售賣新鮮食材選擇少了,品質差了;大部份是英國本土食材,歐洲食材輸入大幅下降,就算有少部份,價錢也貴了很多。反而多了來自偏遠國家的食物,例如中國蒜頭、Costa Rica 的菠蘿等,價錢平但品質不夠歐洲貨好。
3. 文化
以前反而沒有這麼大的感覺,今次回到英國,就算在倫敦,發現普遍本地人對食物沒有甚麼要求甚或不會分辨食物的質素,好像食物只是充餓而已。對食物的認知及體驗亦非常有限,不夠國際化;對亞洲如日本食品都非常陌生,例如一生人未吃過熟的蠔,亦不知道蠔有熟食的。
在倫敦Soho 一間烏冬店,老實說以亞洲人的要求來說品質很一般仍經常大排長龍。如果本地人不再提升飲食的認知與要求,普遍英國的餐廳質素很難提升。當然有很多基本因素,如上述掣肘阻礙餐飲業有更佳的發展。難怪英國很少日本人開的餐廳,相反法國,德國及美國較多。
經歷將近 3 年的倫敦生活後,除了New Malden一間由韓國人主理的餐廳令我吃得滿足外,基本上每次都失望,更惶論在 Mayfair 的 Hakkasan 。我寧願吃 KFC 或 Burger King,因為品質穩定,價錢合理,更吃得津津樂道,不過英國的麥當勞非常難吃,品質很差。
有時會想一個喜歡吃及懂得吃的國家才會令人想留下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