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人情味

社區的人情、鄰居的人情,在不知不覺間消逝了。

我由無意識的擁有,到無意識的失去,再變成有意識的懷念及希望重塑。

在 2020 的今天,我已經不知道能否在香港重拾那份令人溫暖又懷念的人情味。現刻能做的,就是記下這份情感、這份溫暖,讓下一代的香港人知道香港曾經是一個滿載人情味的社區,大家守望相助,鄰居就如朋友般年代。

社區內的小店,街市的菜檔,大家彼此認識,雖算不上深交,但每星期最少見面三四次。以前店舖的更替比現在少, 幾乎沒有連鎖店。店員就是老闆,老闆就是街坊,街坊就是鄰居; 一環扣一環,連結、社區關係就是這樣建立形成。

現時,連鎖店佔大多數,店員流失率高 ,有的更可能是跨區工作,他們對工作的社區沒有甚麼聯繫,感情更難產生。

80年代的屋邨,大家門戶大開,喜歡便喊過對面與鄰居聊天。心血來潮時,直接走上門打牙胶,一切隨心 care free 。

晚上八時過後,吃過飯,看完無線劇,紛紛到走廊散步或在走廊的盡頭乘涼聊天,九時十時便回家看歡樂今宵。

借糖借鹽時有發生,有時煮了一些家鄉小菜會跟鄰居分享,我亦會隨意到鄰居家串門子,吃飯; 大家見面會打招呼是基本禮貌,怎會想到現在連鄰居姓甚麼都不知了,現在會說「早晨」已經很不錯。今天的香港,對人的戒心為何那麼強烈?

讀中學的時候,下車位置就是天樂里的新嘉美茶餐廳,我每天會買一杯凍奶茶才回校,就此跟老闆娘稔熟了,每次經過會打招呼。 還有麥理浩牙科飯堂,差不多每天幫襯,收銀姐姐(容兒) 和廚房工作的哥哥好像鄰舍朋友般。更因為成為「熟客仔」而得到「特別」招待,例如粉果會比人多一隻、兩餸會變三餸等,想起來也感到絲絲的溫暖。

一切自然得像呼吸的事,在不知不覺間失去了。我從沒想過社區內的關係原來要用心耕耘,維護,而且是會失去的。當年人人希望脫離公屋,但願望成真後,社區的關系卻變得疏離冷漠。

何去何從?

作為市民的我們要重建人與人之間及社區的連繫,可以多幫襯小店,減少到連鎖店消費;增加與店員接觸、互動。

第一個練習是先主動跟鄰居招呼,如果能取得鄰居的名字更是一個里程碑;然後慢慢再多一點問候,聊天,增加對彼此間的認識及了解,打破彼此的圍牆,一步一步重建社區裡人與人之間的連繫。

第一步先由自己走出去,做主動,不怕羞,有意識地多跟別人聊天,慢慢成為呼吸一樣自然的習慣。

今天到街市買菜,付錢的時候,凍肉店的老太太問我:「食咗飯未?」 當刻我感到非常興𡚒,慶幸對這個題目有了意識,讓我能即時回應和感激地回上一句:「食咗啦,你呢?」

小細候曾經認為「食咗飯未?」這個話極無聊,亦不明大人為何一見面總會問:「食咗飯未?」到了今天,我才明白原來「食咗飯未?」的真正功能不在於知道你是否吃了飯,而是打開話匣子,就如西方的 How are you!


Discover more from Gelan Wandering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Discover more from Gelan Wandering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