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件極美好的事,每個人都應該把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六歲起,電子遊戲機佔據了童、少年大部分的時間,亦是我及玩伴們主要的娛樂。除了遊戲機以外,還有聽歌行街看電,相信和現時的小朋友差不多。

雖然我十分喜愛聽音樂,奇怪是我從來都聽不明歌詞,無論是中、英文的歌詞都聽不明,我只是享受歌曲的旋律。中學時有懷過為何出現這樣的情況,別人常說林夕、林振強的詞有多厲害,但我滿腦子問號,不得其解。
第一首聽懂及有感覺的歌是Whitney Houston Saving All My Love For You,那時已經是中六左右。現在回想,一個中學生聽得明這首歌反而好奇
閱讀,從來沒有在我的童年及青少年時期出現過中學時的課外閱讀沒有一本認真看過,報告都是左抄右抄。在家中,亦沒有出現父看書的畫面,相反,出現最多的是他們打麻雀的片段,所以我自小便會打麻雀,不過我不喜歡,信這也是很多香港人的寫照。雖然父母沒有閱讀的習慣,但家中卻有很多文學書 (嘿!)。
自小父母沒有陪養我閱讀的習慣,亦沒有提閱讀的重要,讀書有前途等說話,最多在小六那年迫我唸唐詩。在完解釋內容的情況下母親只說:「你背啦,日後對你的中文有用。」然後再用電子遊戲機作利誘。
每首詩都不明,卻全硬背過去,讓我產感之餘,對閱讀或文字亦不感興趣。現在回想,也很難想像一個12歲的小朋友怎會明白唐詩的內容。
直到高考完畢,不知哪來的奇想,突然認為看書的人很有型,我也要變這樣。於是開始強迫自己看書,但焦點都放錯了。
我刻意在街上看書,像是一種炫耀或是一種虛榮,希望得到別人的目光,因此感覺良好; 同時,要很快看完一本書,認為看得愈多愈厲,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外在因素
可笑的是,事我一本書都看不明,沒用心看過,只是眼球掃過已而。不明又不知,不知又不問不查。「嘩,又看完一本書!」浸沒於自我感覺良好之,成件事錯到一個極點。
現在,終於明白及能夠拆當年的問題第一,太著重外在及別人的眼光(想打做一個自己想要的形象),但完全沒有想過閱讀真正的意義,; 第二,我也不暸解,當時亦不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很焦急的人,沒有原因的,或許是社會環境培養出來吧; 第三,現在才發現自己集中力很差,根本不能完整看完一句句子,看幾個字後,腦會產生很多不關事的想法或幻想,想東想西,思緒紊亂又迷失。有時會迷失於一個完全沒關係的思緒上數小時,有時會走來走去,可怕的自己完全沒有意識。因為不知,當然便不能改善。現在回想,自己應該有嚴注意力不足症或閱讀障礙
著年齡漸長,步伐放慢下來; 加上離開工作,有機會讓自己沉澱下來,有一個休止。配合運動,Attention Awareness 不知不覺中產出來,逐漸有Awakening / Satori 的感覺,同時突開始明白中文歌詞的意思,明白林振強的詞,明家大家為何那麼喜愛他。這些覺醒是用多少都買不到的經驗和能力,令讓人終身受用。
持不停閱讀下,逐漸能投入書中的世界,是一個嶄新的體驗。第一次發現時,真的興奮不已。

先挑舉世聞名的書看,如動物農莊、1984 等(這根本是初中要看的書),培養閱讀興趣。起初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所以甚麼都看(唯獨不看愛情及武俠小說,這點我很清楚)。就是不斷看,終於從書中找到樂趣,同時慢慢可控制閱讀的速度,才知道我真正的速度是很慢很慢的,慢到難以置信,近年情況才有點改善。不過快慢不重要,這只不過是世上的標籤,重點是你有否得到書中的知識,不用執著速度。
以往我一定不會,亦不能重看一本書,因為我沒有耐性,就連重看一句也不能。現在,不明白便自動看多次,看到明為止。
到了今天,我可說我極愛看書了。完完全全能夠投入書的世界中,間中亦會遇上集中問題,但起碼現在我能發現,然後把自己帶回來。閱讀原來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書的世界好瀚,讓我們能與古今中外的人接觸,被幾百年甚至千年前的作家啟發,找到知音或和自己想法一樣的人。內心亦因此得到滿足同時產生飢渴感,想看更多。游清源說過,他想做的就只有看書,只不過要謀生,才寫作及做時評的工作。

亦是因爲閱讀,在不知不覺間,和社會、世界產生了連繫,更容易明白世界以前及正在發生的事。
以往最討厭歷史,現在卻不知不覺喜歡了。回想起來,這個轉變既極端又科幻,但也只不過是兩至三年間的事;亦因此人生開始感覺充實,有意義,好像是「開竅」一樣!
過往的日子太著重於外在物質世界,到了一個點或一個年紀會感到空虛,會懷疑人生的意義,同時亦自覺無知,再不能以這種模式過下去,人不應該是這樣。
反觀香港,我大膽假設,有7 成人都沒有閱讀的習慣。很多人的家中連書架都沒有,就算有,全都是投資、商業或旅遊書,可見社會及民質素。
香港大眾習慣了以沒有知識及事實支持下模式運作,人云亦云或以純個人感覺判斷。例如,從小就會流傳運動會變大隻、腿變粗滿身肌肉,所以女生對運動很抗拒;做運動愈多愈長愈重愈厲害,就會長肌肉;減肥要極節食等等。我也是如此,以同樣的模式過了三十多年,人做瑜珈我又跟著做,以為做了一段時間自己很懂瑜珈。但其實瑜珈的核心思想是什麼?我根本無理會過,亦沒有想過理會。
大部分事情都不求甚解,只要是牌,便一窩瘋追捧。就如近年的生酮飲食,很多人都盲目跟隨。眼見身邊的人都是這樣便感到很可惜,特別是有孩子的。因為明白自己以往有幾錯,更不想其他人如我一樣浪費了那麼多的時間。
如上提及我有專注力的問題,亦是透過閱讀,接觸Meditation ,專注力得到明顯改。Meditation 很多時會跟宗教扯上關係,但事實 Meditation 可以是完全與宗無關的腦部及內在練習。很多科學研究已經證實 Meditation 有助加強集中力、提升 Well Being 與健康。
印度哲學家Jiddu Krishnamurti 曾說「如果你不懂得冥想,就像是一個盲人生活在繽紛燦爛、光影交錯的世界。」 我開始明白他的意思。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Meditation 的經驗。

Discover more from Gelan Wandering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Discover more from Gelan Wandering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