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餐廳怎麼了- Arbor

早前為了慶祝母親生日,做了一點研究,認識了米芝蓮兩星餐廳 Arbor 。 可惜我太離地,就算預早兩星期安排,很多餐廳已經滿座,Arbor 亦不例外。

Arbor  的照片,特別是裝潢及食物令我有較深刻印象,加上餐廳要等到下個月才有空檔,令我好奇Arbor 到底有甚麼來頭?我一定要試試。

 

預約了晚上七時半,星期六的晚上,餐廳坐滿六成左右。餐廳面積比我想像的小,除房間外,客人全聚在一個約五百呎的長方形廳上。餐廳氣氛輕鬆,裝修簡約,沒有那種三星法國餐廳的拘謹。

令我感到意外是,跟傳統米芝蓮餐廳很不同,當晚一個外籍客人都沒有,外籍服務員亦只有一個,很快,餐廳給了我第一印象是很「本土」,也隱隱散發出陣陣的伏味。

服務

當晚的服務員清一色男士,而且非常年輕。與一般較有質素的餐廳一樣,店員會向客人逐一介紹餐單的菜式。可惜服務員整體表現服務欠缺專業,令人失望之餘讓我好懷疑 Arbor 是如何擇得兩星的?

全部服務員特別在食材上發音非常不準確、咬字不清,很多時都聽不到他們到底在說甚麼; 另外,一般較高級餐廳會安排同一位服務員照顧數檯客,這個做法於美式餐廳最常見,因為貼士直接給予服務員,服務好與壞影響貼士。

在 Arbor ,每一檯客人都卻沒有安排固定的服務員,結果出現了尷尬的場面:就是上菜後,某店員已經向我們講解菜式,但隔了數秒,另一位服務員又再介紹一次,說同一番話。當我想告訴他你另一位同事已經介紹過了,但他的語速極快,我想插入的機會都沒有。這個情況,對我來說還是第一次發生。

整體來說,服務員未能展現專業的訓練與服務,或起碼屬於兩星的水準。服務員態度亦未見誠懇。在一般有水準的餐廳,在每道菜中間都會清理檯面,例如是掃走檯上的麵包碎等,在Arbor ,由頭到尾都沒有出現過這個場面,就連到甜品的時候都沒有。客人在用餐途中離桌,例如去了廁所,服務員亦沒有把餐巾摺好放回檯上。

 

 麵包底部放了存熱陶碟以保持麵包溫度,細心值得一讚,可惜作用不大 

 

上菜速度

整體上菜節奏非常不均,一開始頭三至四度菜上菜速度非常急促,服務員一放下麵包便上第一道菜。當要吃麵包時,頭盤已經涼了。一道菜拿走,便接著上下一道菜,中間差不多沒有間距。去到第五道菜後,節奏又突然變了,等了一階段時間還沒有下一道菜,間距突然變的很長,破壞了整個用膳體驗。

味道

我不認為,亦不明白為何 Arbor 是米芝蓮兩星餐廳,我認為連一星都不是。廚師處理食物味道整體偏濃偏咸,濃味掩蓋了大部份食材的原味與鮮味。縱然廚師搜羅了世界各地的精美食材,好可惜沒有一道菜給予我深刻的印象。

盛載食物的餐具還可,擺盤心思一般。

結果

整晚的體驗是一種失望、可惜,更遑論會再次光顧。到底香港的餐廳怎麼了?是疫情嗎?我不知道。一些經常光顧的餐廳水準一落千丈;一些滿有口碑的餐廳,十間有九間都失望而回,大部份索價不菲。

失望太多,現在已經不敢亦不想試新餐廳了,因為失望的機會率太高。現在,在香港遇到一間好吃的餐廳實在太難了。

 

當日餐單 :

 

Saba -鯖魚下配上壽司飯

鮑魚撻- 鮑魚慢煮90小時, 鮑魚下配上壽司飯

 
自制拉麵/ 免治兔肉棒 – 麵扁薄偏硬,不會聯想到是拉麵

XO 醬帶子  – 帶子偏硬,是硬不是靭. XO 醬太多,掩蓋帶子應帶有的鮮甜

 
So called Tempura – 又油又實,一點都不是Tempura

Palate cleanser – Kiwi sorbet / cucumber sorbet
主菜:鯖魚

配上鯖魚的漬物

甜品- “Apple” 

甜品- “Berry”

比常見大一倍的 Madeleine- 對我來說太大個了

 


Discover more from Gelan Wandering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Discover more from Gelan Wandering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