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了5年多的Macbook Pro 15″(DVD, SD card slot version)上星期退役,螢幕壞了。極度幸運,在死前一刻已用Time Machine backup ,否則慾哭無淚。記得上一部的Macbook Pro 、iMAC亦是同一死因,或許螢幕的壽命一般約5年。電腦除喇叭有小毛病外,基本上其他功能仍運作正常。 以前的包裝設計(左)很用心,現在就………. 舊Macbook Pro 新Macbook Pro 新機真的輕細了很多! 電腦可用上5年已非常感恩,特別在這個年代,5年內沒發生過任何問題,沒有壞過。回想當年用windows 的日子,常常hang 機不在話下,間中又中毒;用上3年後電腦變得龜速,解決方法是format c drive, reintall windows, reinstall all softwares。Format […]
Current Reading: The Travel Almanac #11
世上有什麼比無知更可怕
近日朋友傳來以下信息及照片: 「此花今晨開在喜馬拉雅山旁,36年開一次,是朋友發來的,叫立春花,也叫幸運花,看到此花的人是幸運的人。 送给群組的家人們看看唄~」 愈看愈懷疑: 一、三十六年才開花一次?誰知道它真的三十六年內沒開過花?花知道過了三十六年,是時候開花? 三十六年不是一段短時間,要考證花三十六才開不簡單。 二、 立春花? 現在還十二月初,距立春還有一段距離,立春?如果三十六年才開花一次,由它知道立春那死定了。 不憤氣,上網查查看,有不少網站社交平台轉載,一模一樣的說話,卻附上不同的花。其中一個還附上雞蛋花,另一個更離譜,附上海底植物。 當然,亦有不少網民發現了這根本是騙人的。但仍有很多人深信不疑乖乖聽話傳給「家人們」。 我要面子是不爭的事實,誰家彪子惡作劇斗膽傳入我耳內。 謠言止於智者, 何況這是惡作劇, 立刻告訴朋友不要再轉發出去,這會顯得你很無知。 這個惡作劇對我來說簡直是羞辱,我不容許朋友如傻子般遭戲弄。 這件事讓我想起2003年的沙士, 大陸傳來食鹽可防沙士, 於是香港也掀起了盲搶鹽熱潮,慘不忍睹。如社會大部份人都沒能力獨立思考分辨是非,這個社會沒希望了。 這不是複雜難明的大學問,現今資訊發達,網上什麼都可以查到, 希望起碼先過濾,查證一下, 不要像傻子般遭人玩弄,拜託。
《相約星期二》舞台劇
十月看過《tuesdays with Morrie》英文書後愛不釋手。得悉《相約星期二》舞台劇二十一度公演,立刻購票,還刻意買下星期二的票。 熱切期待,一方面好奇故事移施到舞台的效果會怎樣;二來想一睹King Sir 鍾景輝先生的風采,可惜King Sir大約兩星期前因身體不適辭演了,角色由古天農先生頂替。 今晚看完舞台劇,老實說有點失望。個人認為全劇欠缺明顯高潮起伏,同時亦欠張力,大減投入感。很多書內重要的細節內容都沒有呈現於劇內,例如是Morrie 的身體變化,最後要用呼吸機、尿袋、咳、說話非常吃力、喘氣等,都沒有提及和凸顯出來; 還有很多我認為很重要的對話都沒有納入劇內,這些都是令我入魂及扣人心弦的重要原素。 事實要把整部書濃縮至兩小時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重點拿捏、內容篩選、節奏鋪排,想起也頭痛。縱觀現場觀眾反應,相信大部分都沒有看過原著,例如打開雪櫃,堆滿了Mitch每次買給教授的食物,現場觀眾表演驚訝。對我來說,所有劇情發展全在預期之內,得確影響了對劇的投入感及反應,自己亦不由自主地不斷將舞台劇跟書作比較。 我最意外的是最尾段教授離世,聽到很多觀眾抽泣,更有觀眾說終於明白為何大會每人奉送兩包紙巾,自己卻看到不痛不癢。或許先看舞台劇,後看原著比較好;或許是只看書便可,又可能是我太挑剔。無論如何,強烈建議各位一定要看書,震撼力相差太遠了。 不過仍有一兩句Morrie 的警句再次觸動了我: 「你要追求生命,擁抱生命,咁樣,生命就會用你想像唔到嘅方式回報你。」 追求生命,推抱生命意思非常抽象,何謂擁抱生命?如何去擁抱生命?什麼是追求生命?我認為只有已經做到的人才能說出這句說話,而我好慶幸我今年終於明白及正在實踐這句說話。 《tuesdays with Morrie》的讀後感: http://gelan-wander.blogspot.hk/2016/10/tuesdays-with-morrie.html
種植的樂趣
我的家沒有陽台,每日有陽光直曬的時間很短,位置亦很少,一直心感愧疚,沒有為植物們提供一個理想的安樂窩。如他日搬家,我一定會找一個陽光充裕合適種植的地方。 昨天如常為植物澆水,這是隔天必做的工作。不知為何,我對種植特別上心,就算賴床,只要看到有陽光直射到屋內,便會立刻跳起,把植物移到陽光處。 透過種植,我領會到植物頑強的生命力; 只要你不放棄他們,用心栽培照顧,它們好像能感受到你的愛,拼命地生存下去,縱然只有一絲希望; 放棄,永不存在著他們的世界裡。藉著新長的嫩芽告知我它們安好,你的愛我收到了。 有一株吊蘭,在家住了一年,一直安好。一年後開始長多了枯葉,然後剩下的綠葉愈來愈少,決定為它換盆,希望救回它。 脫去花盆,赫然發現根的數量比葉多出好幾倍,根佔了盆的九成,剩下的泥不多。好奇為何根那麼多,葉卻少得可憐。 我是初哥一名,還在懊惱之時,決定釜底抽薪,大刀闊斧剪去八成的根。不知何來的勇氣 ,為吊蘭進行了一場大手術,手術後的吊蘭小得如一棵幼苗。其實我亦只不過是破斧沉舟,這樣做能否救回吊蘭我沒有丁點把握,只不過這是我唯一想到及可做的方法。換上新泥,新盆,加入雞蛋殼咖啡渣的自製肥料,餘下就靠你自己了。 日子一日一日過去,吊蘭繼續出枯葉,一樣瘦弱。過了一個月後,情況突然穩定下來,枯葉少了,而且開始長出幼長翠綠的嫩芽。吊蘭逐漸變得拙壯,現時葉子的數目已是換盆時的四至五倍,葉面亦比換盆前肥大。 種植的喜悅在於這種無言的交流及每日意想不到的微妙變化,它們給你的驚喜與快樂勝過萬元的名貴手袋手錶。它們健康長成就是對我的最佳回報,還沒說吊蘭擁有超強的吸收有害氣體功能! 前天,我又如常澆水,在另一盆植物棕黑的泥土中突然發現了一點綠。擦一擦眼睛,是一頭嫩苗探頭破土而出。這一刻的興奮無以名狀,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奇妙和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