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成醫

甲狀腺癌過來人

Posted on:

大約二十年前我被確診患上甲狀腺癌,當時不足二十歲。到底為何那麼年輕會患上甲狀腺癌呢?醫生們都沒有肯定的答案。 醫生通常會以遺傳或長期受放射性物質影響 (如:x-ray, 核子等)的角度考慮。從遺傳學角度看,我有一個阿姨(媽媽同父異母的妹妹)三十多歲時患上甲狀腺癌、而另一位阿姨(同樣是同父異母)也在中年時患上乳癌,她的兒子在9歲時患上腦癌,說起來好像有些關聯。 以上兩位阿姨都是後母所生,而我媽媽親生的幾位兄弟姐妹及其子女(即我的同輩)則沒有人患上癌症。 希望藉著分享自己的經歷給同樣患上甲狀腺癌的朋友,而助你們以另一個角度了解這個病。當你越了解這個病及其治療方法,對這個病的恐懼會減低,從而以更好的心態迎接前面的路。 記得當年主診醫生跟我說:「如果要患癌,最好就是患甲狀腺癌,因為易醫,而且存活率很高。」當時聽了真是反眼。 {註: 由於我的經歷時間久遠,很多細節,特別是各種治療期間的時間我都未能確實記載,下述的時間及內容只供參考,確實詳情請與醫生了解。 發現經過 某年某日我發現左頸側,近喉嚨位置長了一粒硬如石頭的核,大小若2cm,不痛不癢。當時沒有理會,以為是「痰火核」而已。過了一段時間,大約半年左右,發現自己情緒變得飄忽不穩,甚至有抑鬱的情況。同時,身邊的朋友說我消瘦了很多,但實質磅數沒有明顯變化;還有,很易感冒。過了大概一至半年,硬核亦明顯變大了,估計約3 cm。 確診流程 先見家庭醫生驗血及寫紙到化驗所抽針。頸部局部麻醉,所以抽針完全不痛。而且核在頸近表面位置,易抽針,大約十分鐘便完成。 數天後,家庭醫生致電給我,約我回診所看報告。 家庭醫生第二次會面 單看驗血報告,一切正常,癌指數亦沒有異常;抽針結果驗出是甲狀腺癌,他檢查我的甲狀線時摸不到腫瘤,只有4-5 粒硬核在左頸。 治療方法 先做手術完全切除甲狀腺及四周的硬塊,然後進一步化驗組織,找出是那一種的甲狀線癌,因為甲狀線癌也分幾類。 醫生說可選擇到私家醫院或公共醫院接受治療。當年瑪麗醫院是大廠,有最好的治療和醫生,往後的覆診亦是一大考慮之一,因為完全切除甲狀腺後,一世都要食Supplement 甲狀線素(T4) ,它是補充劑而不是藥,就如你身體不能自動產生胰島素,你要靠人造補充劑填補。 簡單說說甲狀腺癌主要分類: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Follicular […]

Daily bits / 久病成醫

紅斑狼瘡

Posted on:

  之前推介過商業二台節目: DJ 陳強<你睇我唔到>。昨晚訪問了27歲紅斑狼瘡症患者,講述她患 病經過。她2005年發病, 中間痊癒;2008年復發,腎功能只剩下一成,現在需要每天洗腎。節目中了解到腎病患者的生活及面對問題。不知為什麼,自已感受很深,真真正正感受到到患 病其實很無奈,健康是最珍貴的。相比之下,自已的病真的不算什麼了,而且很幸運,起碼我還可以自由自在地旅遊。昨天有機會了解洗腎的過程,時間很長而且是 每天做的,基本上出國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可能自已最愛旅遊,聽到後真的有點感同身受,現在真真正正認同身體健康是最緊要的,沒有健康什麼事也不能做。雖 然自己也經歷過大病,但一直沒有醒覺。直到現在差不多十年了,最近受濕疹的困擾, 也未曾明白。為何自已可以是如此任性和幼稚。中間常常抱怨自已為什麼那麼不幸,每天要食藥,周身傷痕,有時晚上搔癢難耐不能入睡想到明天要上班,人會變得 很焦躁。最近不時都有抱怨,但聽了這位朋友的經歷後,自已的又好像不算什麼,那刻感覺好多了! Technorati Tags: 紅斑狼瘡,你睇我唔到,陳強,商業二台,腎病,旅遊,洗腎,健康,濕疹

久病成醫 / 濕疹

五花茶制作

Posted on:

Step 1: 現成的五花茶包,在一般藥房有售,價錢大約$8-10 Step 2: 煲前用清水過一過清洗Step 3: 加水煲大約1小時,如喜歡甜可1小時後加少量冰糖,再煲15分鐘。 Step4: 完成

久病成醫

REN 護膚系列

Posted on:

不用多提, 天氣轉變絕對令濕疹及皮膚過敏的患者感到很煩惱, 當然我也不例外。 如果大家已找到合適自己的品牌, 那實在是可喜可賀。雖知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品牌是如此的困難,更不用說有過敏的人。 人活了廿多年, 也都是近年找到一隻適合自己的。還要在英國, 都說是困難。 或許說說尋找的過程…..首先可以好肯定地說, 如果你有皮膚問題, 己經可以不用考慮那些熱門的品牌, 如什麼SK II, Estee Lauder, Shiseido……..什至一直聲稱防敏感的Clinque 一樣沒有。當中不斷嘗試付出的金錢, 時間, 耐性,什至代價 (用後皮膚過敏)實在是令人氣餒。用完一次又不能再用,掉了它又太浪費吧。於是每天便篤眼篤鼻。過了兩, 三年又是掉了。 近來看皮膚醫生多了, 他們通常會介紹一些你從不會接觸的品牌,那些較沒有華麗的包裝。例如 Qv, AI (PhysioGel), Catepil, Mustella, AQ Cream 等等。 那些品牌全標榜皮膚敏感專用, 防敏感等等。 好可惜在下以上的全都試過了。 唯一AI cream, 我會用完, 同再買。但用久了, 效用又好像遜色了。我覺得這些護膚品最大的問題是全都用上了化學成份...全都是什為 poly,......Methyl….dichloro …. 等等。 我覺有皮膚過敏人士是很忌接觸加入了很多化學成份, 或者完全是化學成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