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參觀博物館可以增廣見聞,現實是一天後已忘記 90% 的內容。以成本效益角度看,這方法效能極低,看 youtube 效果可能更好。 細心想,這是自己一廂情願,不設實際的「 以為」。參觀博物館與走馬看花差不多,在短時間內吸收大量資訊。如果看一次後便能全部記下,這需要異能「photographic memory」或「過目不忘」才能做到。每次參觀博物館過後,發現自己忘了大部份展覽內容時會感到很失望,認為自己記憶力很差,實情是自己設下了一個完全不設實際的期望,卻不知道這是個不設實際的期望。 這跟看書差不多,如樺澤紫苑的《Power of Output》所說,大部分人看書後過了一段時間都會忘記書的內容,甚至連書名都說不出。樺澤紫苑指一般大眾把重點放錯了,重點是看書後的溫習而不是閱讀。詳情可參閱樺澤紫苑的《Power of Output》的閱後感想。 如果參觀博物館的目的是增進知識,參觀時應要寫筆記,回家後即日整理,再於一星期內最少溫習三次,這樣才能記下。
來自Shopping 的「罪疚感」
很多時購物前都會磨蹭一番,特別是購買價錢相對高的東西,要經歷一輪天使魔鬼爭辯。魔鬼勝了,內心會隨之出現「罪疚感」,讓自己感到好像做錯事了。 這是一個由世俗,主流社會學回來的反應嗎? 細想,既不是偷也不是搶,又沒有犯法,而且是用自己的錢買的,為何會感到如此具大的「罪疚感」呢?是因為感到自己做「錯」事嗎? 「錯」是因為購物嗎? 為何「購物」跟「做錯事」在無意識下扣連 (conditioned) 了。
從思路剖釋「自欺欺人」
「自欺欺人」是一個常見及負面的形容詞;從表面及詞義上簡單易明,呼之欲出,簡單來說就是呃自己再呃人。自從我被形容過為「自欺欺人」後,我開始對這個詞語產生興趣,並有深入的思索及分析。 我嘗試從一個「自欺欺人」的人的視點去剖釋「自欺欺人」,我認為大家都被「自欺欺人」的「欺」字誤導了。所謂「欺」字,是有意識的,有動機或無動機地去「欺騙」。 但我認為在實際情況下,大部份的「自欺欺人」是出於自己無意識的狀態下發生的(即自己沒有欺騙意圖)而是自己對特定情況及事件產生了錯誤理解;然後將這個錯誤的訊息傳遞給他人,所以其實當中沒有「欺」的成份,而是自己對事情錯解錯誤而已。 當然亦有情況是自己是知道真相的(有意識),但由於自己未能/不能接受真相而真正的「催眠」(欺)自己再欺他人,這個情況就是大家一直理解的「自欺欺人」。 但我發現「自欺欺人」存在一個「無意識」的 implicit 演釋。
靈魂年齡 Soul Ages
閱讀 《靈魂的出生前計畫》 認識了 Michael Teaching 靈魂年齡,簡單來說靈魂分了五個界別,就好像人類以年齡分類如:兒童、青年、成年、老年。 知道自己是 Old Soul 後如釋重負,多年來的不解終於得到答案,同時對他人多了一份了解與體諒。 從小已發現自己不是主流,想法和喜好跟大眾不同,周邊的人不時投下疑惑的眼光。經常聽到「怪」、「特別」這些形容詞,我永遠不明白他們感到「怪」的地方在哪裡。幸好我從來不介意他們的看法甚至引以為傲,喜歡與眾不同,但總會好奇原因。Michael Teaching 中 對Old soul 的形容完全勾勒出我一直的想法和信念,特別是” They are often eccentrics by the rest of society.” 被了解、接受與認同的感覺原來很好,有了答案後便不需再懷疑自己。
廣與深
我是一個好奇的人,涉獵的東西很廣,好像甚麼都知,甚麼都能搭咀。 某天卻發現我好像知道很多,但卻甚麼都不懂。一切流於表面,面積很大,但完全沒有深度。 今了看了杜汶澤Facebook 文章,說黃秋生曾經教過他,如果喜歡一件事而不去研究,就是豬。 看了這個post 後有很強烈的感覺,對!就是從來都不去研究,所以去不深,永遠流於表面。再想想,其實又很矛盾,如果是你喜歡的事,研究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若果從來都沒想過研究,那到底是否真的喜歡?還是懶?
Go and find someone/something that can inspire you
When you found it, that feeling is amazing! But how to find your inspiration is the question! I don’t quite get it too until I watched <Ratched>, I […]
人生步入不同階段,心態轉變,一切皆空
大學畢業,投身社會,對名譽地位都有所渴求,其中一樣就是希望擺脫銀行最低級客戶的身份,享用各種特殊待遇、不用排隊、有專用櫃位等等。 當年看見別人拿出HSBC Premier 的 ATM Card 或 Credit Card 時,會不其然流露出艷羨眼光。工作了好幾年, 一直都希望能晉升成為Advance 客戶,享受那份虛無的優越感。 後來,HSBC 將MPF 都計算為資產,要成為 Advance 客戶可謂毫無難度。 工作了十多年後,反而有了完全相反的看法,甚麼 Advance、Premier 反而是間接告訴別人你有多少資產,現在我反而想拿著最普通的 ATM Card,甚麼都不是。
看看自己的朋友圈
便可知道自己在社會的位置,中產? 上流社會? 低層? 專業人士? 勞動階層? 我沒有當醫生的朋友、沒有做生意的朋友、沒有教書的朋友、沒有揸的士或交通工具的朋友; 原來,我很少朋友。 自投身社會後,圍繞自己最多的就是同事,我們的背景很相似,擁有的社會地位亦很相似 (基本上是沒有地位)。 認識背景不同,職業不同的人近幾年已經很少。或許參加一兩個興趣班、讀書,才有機會擴闊社交圈子。好可惜,我非常喜歡及享受獨處,人就是矛盾。
認為自己孤僻?
我一向很少約人,會問自己原因,會懷疑自己孤僻,懷疑自己是否有問題? 直至近年才找到答案。 當我遇上合拍的人,我很活躍,很健談,很自在,很享受。然後發現我會主動約他們吃飯,想見他們。而我是那種如果不是同路人,我寧可一個人,時間過得更有意義。 但我為何懷疑自己孤僻呢? 因為是原來和我合拍的人太少,約 1 %,所以不是我孤僻,而是跟我同路,合拍的人實在太少。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樣覺得自己或者懷疑自己孤僻,你試想想是否跟我的情況一樣,便不用再懷疑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