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 history / Hong Kong / Reading

閱後感想:《本土情味》

Posted on:

《本土情味》集結了 《 飲食男女》雜誌欄目《老字號》40 篇文章,於2020年8月出版。《 飲食男女》由2003年6月13日開始《老字號》欄目,以故事形式記錄香港老店的人情味道。《老字號》一直登載於《飲食男女》至2017年8 月停刊為止;14年來,累積了732篇文章。  在停刊前我甚少接觸《飲食男女》,因我總覺他們的封面設計很低俗;更因為《飲食男女》與《忽然一周》在某時候合併出售後,更加深了我的偏見。一直以為《飲食男女》跟坊間其他食買玩雜誌一樣,大部份是餐廳鱔稿,看完好像沒看一樣。直至一期以福岡為主題的《飲食男女》,完全改變了我對《飲食男女》的看法。 《飲食男女》照片拍得有feel 有質素,文章有深度有闊度、有人情飲食知識、歷史文化、核心價值,最重要是能為讀者擴闊視野,增進知識;同時記錄了香港飲食歷史,原來飲食雜誌都可以這樣專業。 從文章及選材可看到一班專業、有視野、有使命、有愛的傳媒人,閱讀文章時常被感動,甚至哭了出來,聽落都覺得好癲!對於喜歡飲食文化的香港市民,在這小小的地方可以有《飲食男女》的出現實是難能可貴。 可惜⋯⋯ 沒想過閱讀《本土情味》都會百感交集,出現最多竟然是欷歔、遺憾,為何我這麼遲才看到這些文章呢?如果我還在香港的時候便看過這些文章,我會以不同的視角去欣賞受訪過的餐廳。食肆的歷史故事陳設原來不亞於食物的味道,除了味道外,還有很多地方值得留意思考。 40篇文章中,最觸動我的是關於大嶼山茶園的文章,香港種茶聽起來已經夠匪夷所思,沒想過香港會有地種茶。自從看了《本土情味》及M《就係香港》後,才發現香港本來就能自給自足,蔬菜、家禽、海鮮曾經蓬勃一時,直至大陸開放,大量平價食材貨品輸入及地區發展才令大量行業式微。 昂平茶園由議員、大律師貝納祺 Brook Bernacchi 建立,他熱愛大嶼山,每逢週末必在茶園渡過,一住便半世紀,成了他的家。貝納祺熱衷社區事務,經常幫助居民解決問題,逐漸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Brook Bernacchi  觸動我的是貝納祺先生對這個地方的愛、付出與建設,他為大嶼山(及香港)做了很多事,如登昂坪的車路建設、幫助釋囚融入社會等。他的故事令我記起回歸前的香港,這些故事以前比比皆是,麥里浩、嘉道理、東華等,大家盡心盡力令這個地方變得更好更理想,令這裡的人生活得更好,我好懷念這種精神和氛圍。 貝納祺晚年患癌回英治療前將茶園送給一對本地夫婦,他臨終前叮囑太太要把他的骨灰帶回茶園安葬,可見貝納祺先生對茶園以至香港的牽掛和鍾愛。當看到文章後段時,眼淚已經失控地流下。貝納祺先生的事蹟令人感動,但感動不過是由當年的受惠者及大嶼山居民口中訴說出他們眼中的貝納祺。 《本土情味》40篇的文章中,我對譚偉健先生撰寫的文章特別有感覺及被觸動,《昂坪茶園》這篇文章同樣是出自譚先生的手筆。

history / Hong Kong / Hongkongers

2021 年,香港人你過得怎樣?

Posted on:

還有3天2021年將會完結,不同媒體紛紛播出了大事回顧,然後我才意識到原來2021年真的很難捱!疫情過了兩年好像沒有太大好轉,而香港就越來越差,自己亦經歷了很多人生轉變。 2022年到底會怎樣?比2021 年更差?我不知道,不過我估2022 年仍是動盪的一年,大家要好好保重!

Daily bits / history / Hong Kong

疫下生活2020

Posted on:

從二月起Home Office,不經不覺已踏進4 月了。香港疫情數字有增無減,大家還未看到何時才能回復正常生活。 現在一星期回公司兩天,跟以前剛好掉轉。說真的,我蠻享受這個工作模式,多了很多私人時間,睡眠亦充足了。不同的是每天走動時間極少,由以前到健身室到現在在家運動,需要極高的自律性。由二月開始,大部份時間都在梳化上渡過,還有食共瞓,身心靈都受不了。 2020的展望,香港經濟環境會逐步轉差,基本上撇除武漢肺炎的因素,香港經濟已步向衰退,武漢肺炎令問題擴大及惡化。很多老字號,包括中環的 Jimmy’s Kitchen,上環的陳勤記、何文田的天馬快餐相繼宣佈結業,他們捱過了沙士,卻撐不過今次的武肺。朋友都說,香港一個時代要終結了。 有危有機,在很多老字號宣佈結業的同時,中環的蛇王芬及深水埗的基隆茶餐廳卻宣佈開分店;看開的雜誌《就係香港》更在逆市中宣佈加價兩成,果然是勇氣可嘉。現在我看到的香港是正在更替,換血。 至於經濟惡化,目前還未反映到影響的 5%。我預視失業率會攀升到至少8 %。在極無能的政府管治下,衰退很可能維持數年,甚至真的攬炒成功,香港再不是國際城市、金融中心。

history / Hong Kong / Music / Reading / something to remember

《夢・路》- 潘迪華

Posted on:

慶幸今年1月出席了進念舉辦的潘迪華致敬音樂會,會後購買了潘姐姐的自傳。雖然還有很多書未看,但致敬音樂會後,對潘姐姐的興趣飊升,所有新書通通讓路,要先看姐姐的自傳。結果我非常享受閱讀姐姐的自傳,獲益良多之餘亦有很多人生的啓發與勉勵,有很多感想感覺想跟大家分享。 在音樂會前對潘姐姐沒有了解,基本上除了聽過她幾首歌和擁有她幾張唱片外便毫無認識。多得進念的演唱會及看完她的自傳後,尊潘姐姐了解更多並對她產生無限的尊敬,難怪黃耀明說她是Role Model。「上海人」果然名不虛傳,後悔自已出生得太遲,很想見識3-40年代的大上海。原來我和潘姐姐一樣都覺得自己生錯年代,生錯時空。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樣的想法,事實上根本沒有生錯這回事,只是我們永遠著眼於「沒有」而不是「擁有」。 最令我感動和欣賞的是潘姐姐對自己的要求、Energy、Vision和堅持,一邊看一邊自愧不如甚至覺得自己不知所為。她是一個有夢、有理想、有態度的典範。字裡行間完住感受不到她是一位89歲的長者,沒有半點老套或代溝的感覺。相反,她是一位先行者,目光和活力比我或任何年青人都要遠大。 書中提到她有一次到大學與學生交流,一位一年級生興高采烈地告訴大家,他的理想是「發達」,要買洋樓,買賓士、養番狗。潘姐姐聽到後呆住了,心想現在的年青人為何如此膚淺,甚麼都是金錢至上,相反她年青的時候會想如何服務社會、貢獻社會。 試問我又何嘗不是如潘姐姐一樣有一顆熱切的心與幹勁去服務社會,所以一直投身公共機構,服務香港。但踏足社會後,我發現身邊的人都是買車買樓發達為人目標;莫說身邊的人,就連社會都是瀰漫著這種風氣。其實應該說,我認識的所有人,沒有一個人有服務社會的想法,全部都是如何賺錢,如何買樓。潛移默化下,久而久之,我都忘記了自己有過同樣的理想,全靠潘姐姐的書喚起我曾有的想法或是中心思想。                                                                                         潘姐姐全中,這個年青人絕對是我這代,甚至大部份香港人的寫照。現在我身邊每一個人掛在口邊的永遠只有是如何發達、中六合彩、買樓、再買多一層樓,然後移民。身邊想找一個看書的人都很難,這樣有甚麼辦法不膚淺。 我都不明白港英管治下的香港為何「栽培」了一班這樣的人。雖然我沒有這位同學坦白,但買樓又何嘗不是當年我畢業後的「理想」。「夢想」?真心,我有生以來沒有想過「夢想」,也沒有人討論過這個題目。「夢想」一詞好像就不存在於香港一樣。老實,我真的從沒有想過甚麼是「夢想」,直到三十幾歲的我,好像已經沒有能力去想夢想。 但潘姐姐就是無時無刻發放無窮的正能量,無論環境幾惡劣,好像永遠有度金光圍繞就潘迪華,很光很熱,即令我這個渾渾噩噩的廢中開始去想夢。雖然我連夢還沒有想到,但從潘姐姐身上好像找到了希望,讓我這個接近生無可戀的人再次振作起來。 無論是從潘姐姐的口中和書中都感受到她是一個熱愛生命的人,到底有甚麼令你到今天仍這般熱愛生命呢?引用書中最後一句「燃亮生命的火花,創造生存的價值」為大家鼓勵,共勉之。 最後,有些說話想跟潘姐姐說的: 妳的歌還有人喜歡的,而且不斷會有年青人接觸妳的音樂 妳做的一切,妳的經歷的確影響了我,而且引領我到一個新的領域,很多謝你!希望妳繼續快樂,健康。 很多謝妳的自傳,讓我有機會「看」到繁榮時期的香港,令我對香港的認識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