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姑婆 – 希望這個詞語會成為或已經成為一個過去的詞語,從我們的社會中消失。 小時候,鄰居中有位姐姐,將近三十歲,她沒有結婚,也從沒有拍拖。她個性內向帶點孤僻,給人難以相處的形象。同時,她是一位非常虔誠的基督徒,每個星期天會到教會,閒時愛看卡通片,睡前會讀聖經。由於我曾寄住她的家,由她的媽媽照顧,所以親友們都認識她一家,我與她們的關係好比家人。 親友閒聊時,久不久會提及這家人。由於這家人有四名女兒,親戚們很多時都分不清她們的名字,所以會以特徵、職業去稱呼。而姨母會以「老姑婆」去稱呼這個基督徒單身的姐姐。而且她每次都會用半帶看不起的語氣去說出「老姑婆」這三個字。 當時我還是個中學生,沒有亦不懂去糾正姨母這個不尊重並帶有歧視的稱呼,甚至沒有覺察力去分辨這是一個不當的詞語,也許當時根本沒有人覺得這個詞語有甚麼不妥。但偏偏我對這個畫面,姨母不屑的表情、聲線、語氣揮之不去,並產生了很多對文化及社會觀念的思考。 當社會仍處於保守封建的時候,女性在某歲數前要結婚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若女性過了一個歲數沒有結婚,便不知不覺地被標籤「嫁唔出」、「籮底橙」,是她們的錯、是她們有問題、是她們不好,而從不會是她們的個人選擇。這些去標籤別人的人又有沒有意識去思考這些標籤的意思,他們又對這些被標籤的人有多認識?這些詞語又為女性帶來多大的壓力,又有多少女性因為不想被標籤而選擇結婚反而產生更多可怕的問題。 事實有多少人有認真思考過結婚的意義?為何要結婚? 還是結婚是社會的主流,是人類的習性,到了一個歲數,拍了一段時間的拖便要結婚。到底在那個年代的女性,要有多大的勇氣才能作出不結婚的決定,我反而非常敬佩那些女性的勇氣,對自己的坦誠與堅持。孤獨是否如死亡一樣是社會的禁忌,大家都敬而遠之,避而不談;孤獨是否一定是負面,還是可以是一個沒帶有任何屬性的形容詞。 如果你沒有勇氣嘗試一個人去旅遊,你沒有資格說一個人旅遊不好,我人生中最棒的旅遊便是一個人去的。 置今我仍對當時沒有糾正及停止姨母的用語而耿耿於懷,阻止這種無知又傷人的標籤。幸好這些詞語近十年都很少聽到,是否如我所願這些詞語已經「絕種」,反是轉化為「剩女」。(arrr……)
鈴通天地線
你有沒有聽過「玩 line」? 我說的不是今時今日的通訊程式 line, 而是90年代的獨有產物「電話交友」,當年還是初中的我是「玩line」最蓬勃的年代。 甚麼是玩line ?玩line 簡單來說是今天的 Tinder 電話版。當互聯網及手提電話發展仍未成熟的時候,玩line 是當年交友約炮的渠道。 如果你出生於90年代或之後,建議你去聽軟硬天師的《鈴通天地線》,聽完後你大概可以重塑「玩line」的味道。 每6 秒6 毫是玩line 的代名詞,還有 173 173 173 是其中一個最流行的玩line平台。簡單直接就是每6 秒收費6 毫,有些是每6 秒一蚊。依稀記得每6 秒6 毫不一定只限交友服務,記得還可以聽(咸)故事,問功課,當年 Yes Card 也提供玩 […]
狂野紅Van
我對紅Van 的記憶,是車廂內濃濃的煙味。 數香港交通工具,紅Van 可算是最自由奔放。 所有香港交通工具在車廂內都不准吸煙,唯獨紅Van司機會把手伸出窗外,一邊開車, 一邊吸煙。煙味隨風走進車內,夏天最難受,冷氣跟煙味混為一體。 司機也喜歡在吉車排隊時吸煙,踏上車時那陣味撲面而來,乘客們紛紛開窗散味,就連煙民的我也受不了! 紅 Van 又名「亡命Van」,特別是長途線,例如咸魚欄往返荃灣線,紅Van 在公路飛馳,左穿右插,頭搖尾擺。我經常感到小巴會散掉,幸好從來沒發生,亦很少出意外。車內左上的車速顯示器我相信是為紅Van 而設,我遇過車速超過100,顯示器不斷咇咇咇響,司機一於少理,亦沒有乘客投訴,或許大家暗內叫爽,或許大家都很趕時間。曾經一次,和很少坐小巴的朋友由上環去荃灣,朋友氣得下車時教訓司機,說他開車很危險這樣那樣。到底司機有沒有或會不會把意見聽進耳,我好懷疑。 紅Van 司機出名靈活,哪裡有意外,司機會透過無線通訊交換情報。在香港使用無線通訊須要領牌,至於他們有沒有領牌,我不知道。還記得2019 年的大罷工,各主要道路受阻,全公司只有坐紅Van 的我能回到公司,其他人要改為在家工作。 廿多年前,放工時間,在渣甸坊坐小巴回西環。我上了一架迷幻流動Disco,車內裝有氣氛燈,司機位左旁的空位放了一個極大的重低音箱。客滿開車同時把音量推高,bum bum bum bum。 司機大叫:「灣仔有無落?中環有無落? 」大家還不及回應司機已往高速公路開往。 音樂振耳欲聾,簡直是折磨,沒有人夠膽叫司機將音量收細,基本上音樂大得連乘客叫下車的聲音也掩蓋掉,結果多位乘客都未能下車,弄得氣沖沖。 紅Van 亦沒有如綠Van 般乾淨整潔,車廂最常見細小曱甴。牠們常於車廂夾縫兩側出沒。有一次我坐在司機後靠窗位置,一隻曱甴快將走到我的身旁,我嚇得彈了起來,立刻下車,結果無奈地乘其他交通工具回家。 要說最討厭,應該是等客。無論是渣甸坊還是灣仔油站,不知被強迫等客浪費了多少時間。最無奈是中途等客,又不能下車,又不敢叫司機開車。 如果不趕時間,我不會乘坐紅Van。隨著地鐵網絡不斷擴展,港島西的居民來往各區都不會搭紅Van […]
HKTV mall 直送英國用後感 2024
最近試用了 HKTV Mall 直送英國服務,整個過程簡單,順暢。由下單到收貨時間尚算快捷,唯一不滿是郵費貴,可能我是普通會員的關係。試過一次後,我或會再訂HKTV Mall,但不會選擇用 HKTV Mall 提供的第三方速遞公司。 (點擊放大圖片) 由付郵費後到收貨,需時共 6 日 包裝: 為省重量及郵包體積,中轉倉物流公司會免費重新包裝整合。打開郵包後,貨品整齊企理,貨品完好無缺。 郵費: 今次選擇了 Alright Express 物流公司的「免稅快線」,貨物價值為 HK$ 1300 ,若貨物總額 HK$2500 以下不用付稅。貨物重量為 6.55 公斤,郵費 HK$1152,付郵費一刻不知道是由 Fedex 運送到英國,Alright Express […]
華富回憶
隨著華富邨遷邨時間表於上星期公佈,華富邨要重建的事實變得越來越真實。 近日正在讀梁慕嫺女士最新推出的回憶錄:《覺醒的道路- 前中共香港地下黨員梁慕嫺回憶錄》,敍述她童年時在深水埗的回憶,不禁令我想起童年時八十年代在華富邨的歲月。 華富邨小學 就讀華富邨小學下午校,每天不用早起,還可以看教育電視,邊吃午飯邊看無線重播的電視劇才上學。不知為何,上下午校永遠處於敵對關係,我們總認為上午校學生一臉惺忪,永遠不及我們下午班醒目聰明(笑),不知上午校的同學怎麼看我們。 老師中,最有印象的是教中文的陳景漢老師,他為人風趣鬼馬,深得學生歡迎。估不到今年的開放日他也有出席,見他精神奕奕心感安慰。他在堂上常常教導我們「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明日容易過,萬事成蹉跎。」(明代錢福《明日歌》),今天的事今天做,估不到數十年後我仍牢牢記住這首詩。 另一件關於陳老師的回憶是 1989年6月5日,當日一踏進學校已感到每個角落瀰漫著非常沉重的氣氛,老師們收起平日和藹的笑容,大家都比平日安靜。我們知道發生了甚麼事,但年紀實在太小,未能深入理解及體會。當日陳老師傷痛得不能授課,叫我們自修並他播放有關六四的新聞片段給我們看。堂上他大部分時候伏在桌上,偶爾走到窗邊凝視飲泣。還是小學生的我當時從未接觸過那般強烈的情緒表現,那一刻我其實很好奇。 除了陳老師外,另一位我很喜歡的老師是英文兼訓導主任梁卓英老師。她個子矮小,短髮,總是穿深色及膝裙,皮膚皙白,是校內鮮有化妝的老師。很多同學很怕她,因為她常常擺出一副嚴肅的表情,加上她是訓導主任,罵人的時候令人生怕。幸好我一年級的時候成續很好,她非常寵愛我。同學們對她有很多傳言,有說她以前是警察及她的頭髮是假的。 雖然大家年紀小,其實都很八卦,小學有很多傳聞,當中傳得最厲害的是華富邨小學是亂葬崗,甚至有說整個華富邨都是亂葬崗。學校最猛鬼的地方是操場上的沙池,傳聞晚上有一對女鬼的手,會將人拉進沙池,這個傳聞由比我年長超過十年的姐姐流傳到我一代。 曾經有一年,大約是四年級那年,全校鬧鬼,有說某層的女廁有鬼,上課時課室的燈突然熄掉。鬼故越傳越厲害, 同學間分享防鬼方法,其中一個方法是隨身帶備一把較剪,當有事發生時把較剪掉在地上。後來鬧鬼越傳越旺,校長要在早禱會回應,當然是說沒有鬼的存在,命令我們停止散播謠言。 六年的光陰總算是愉快的,同學和老師大都友善。臨海的課室風景如畫,曾見過潛水艇。隨著華富邨重建,香港出生率長期處於低水平,華富邨小學於2023年宣佈將於 2028-29 年停辦。 商店 每天放學後,我必到訪近華珍樓的平台商店,包括「永德文具」、「新發隆」和「國貨公司」。 現在還記得永德文具店的氣味,相信大部分下邨邨民所需的文具都在永德文具買的,他們還有賣偶像卡通人物的照片,大小方便放在銀包;每張相片被膠袋套住,黏在一張約A2 大的灰色咭紙上,翻到喜歡的照片便摘下來,後來萬變咭面世,便經常在店前抽萬變咭和 Yes Card。 新發隆是我全邨最喜歡的店,因為我愛吃。每天必買咖喱魚蛋豬皮蘿蔔,每串兩元。後來推出魚肉碗仔翅,兩溝多醋胡椒粉是我的最愛口味。他們亦有售菠蘿冰,雖然沒有菠蘿味,但很好喝,不太甜,在其他地方沒有嚐到同樣的味道。鋪內推滿貨品,只留有狹窄的通道。賣熟食的位置處於鋪左面外街,所以我很少進入鋪內。後來發現鋪內深處放了幾部座地電子遊戲機,怪不得常常見到一些青少年進出。 除了新發隆外,位於下邨街市附近的天龍快餐的生炸雞翼也非常好吃。快餐店由兩姊弟經營,他們是邨外人,好像住在「藍田」?我每星期到訪一至兩次,每次都是吃炸雞翼,所以他們都認得我了。記憶每隻雞翼賣六元,他們放入整塊薑片作醃料,連薑片一起炸,令雞翼的香氣提升,炸過的薑有隱約的清甜,簡直是畫龍點睛。 後來邨口開了一間「新彩 NewType」,可以租借 Gameboy 帶及漫畫書,是我們經常流連的地方。常見兩位少年看店(好像是兩兄弟),可能他們就是老闆。可惜當年年紀太小,不夠八,對商店的背景並無了解,現在覺得很可惜。 鄰里 […]
閱後感想:《本土情味》
《本土情味》集結了 《 飲食男女》雜誌欄目《老字號》40 篇文章,於2020年8月出版。《 飲食男女》由2003年6月13日開始《老字號》欄目,以故事形式記錄香港老店的人情味道。《老字號》一直登載於《飲食男女》至2017年8 月停刊為止;14年來,累積了732篇文章。 在停刊前我甚少接觸《飲食男女》,因我總覺他們的封面設計很低俗;更因為《飲食男女》與《忽然一周》在某時候合併出售後,更加深了我的偏見。一直以為《飲食男女》跟坊間其他食買玩雜誌一樣,大部份是餐廳鱔稿,看完好像沒看一樣。直至一期以福岡為主題的《飲食男女》,完全改變了我對《飲食男女》的看法。 《飲食男女》照片拍得有feel 有質素,文章有深度有闊度、有人情飲食知識、歷史文化、核心價值,最重要是能為讀者擴闊視野,增進知識;同時記錄了香港飲食歷史,原來飲食雜誌都可以這樣專業。 從文章及選材可看到一班專業、有視野、有使命、有愛的傳媒人,閱讀文章時常被感動,甚至哭了出來,聽落都覺得好癲!對於喜歡飲食文化的香港市民,在這小小的地方可以有《飲食男女》的出現實是難能可貴。 可惜⋯⋯ 沒想過閱讀《本土情味》都會百感交集,出現最多竟然是欷歔、遺憾,為何我這麼遲才看到這些文章呢?如果我還在香港的時候便看過這些文章,我會以不同的視角去欣賞受訪過的餐廳。食肆的歷史故事陳設原來不亞於食物的味道,除了味道外,還有很多地方值得留意思考。 40篇文章中,最觸動我的是關於大嶼山茶園的文章,香港種茶聽起來已經夠匪夷所思,沒想過香港會有地種茶。自從看了《本土情味》及M《就係香港》後,才發現香港本來就能自給自足,蔬菜、家禽、海鮮曾經蓬勃一時,直至大陸開放,大量平價食材貨品輸入及地區發展才令大量行業式微。 昂平茶園由議員、大律師貝納祺 Brook Bernacchi 建立,他熱愛大嶼山,每逢週末必在茶園渡過,一住便半世紀,成了他的家。貝納祺熱衷社區事務,經常幫助居民解決問題,逐漸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Brook Bernacchi 觸動我的是貝納祺先生對這個地方的愛、付出與建設,他為大嶼山(及香港)做了很多事,如登昂坪的車路建設、幫助釋囚融入社會等。他的故事令我記起回歸前的香港,這些故事以前比比皆是,麥里浩、嘉道理、東華等,大家盡心盡力令這個地方變得更好更理想,令這裡的人生活得更好,我好懷念這種精神和氛圍。 貝納祺晚年患癌回英治療前將茶園送給一對本地夫婦,他臨終前叮囑太太要把他的骨灰帶回茶園安葬,可見貝納祺先生對茶園以至香港的牽掛和鍾愛。當看到文章後段時,眼淚已經失控地流下。貝納祺先生的事蹟令人感動,但感動不過是由當年的受惠者及大嶼山居民口中訴說出他們眼中的貝納祺。 《本土情味》40篇的文章中,我對譚偉健先生撰寫的文章特別有感覺及被觸動,《昂坪茶園》這篇文章同樣是出自譚先生的手筆。
岑寧兒《Home is…》 音樂會 2022 ,一碗暖暖的心靈雞湯
剛透過 Live Streaming收看了岑寧兒的音樂會。很滿足!像喝了一碗暖暖的心靈雞湯。 首先很多謝Yo-yo 及團隊,創作了這個音樂會; 同時亦非常感謝主辦單位讓身處海外的朋友可以一同參與。 起初以為這是一個普通的音樂會,完全沒有理會過音樂會的主題:《Home is……》。以往的音樂會都會有主題,但那些主題都只不過是念口簧式的包裝,根本沒有意義;想不到,they meant it! 音樂會結束後,恍如逛完了一場展覽,一個以《Home is……》為主題的展覽。沒有想過音樂會也可以如藝術展覽般,以音樂、歌聲、歌詞、影像、文字、舞台效果展現創作者想表達的訊息,訴說了他們心中的《Home is…..》。 音樂會令我反思在2022年 ,特別是臨近香港回歸25周年前,到底甚麼是家? 到了今天,家的定義好像昇華了。很多人,包括我都離開了「家」。 但甚麼是家? 家是出生的地方?家是親人朋友所在的地方?家是一個地方?還是自己就是家? 還是其實哪裡都是家,因為我們都 connected,一直也connected,只不過大家的距離拉闊了。今天,家的意義或許不再局限於地域,只要還是 connected,大家還在家。 沒試過看完一個音樂會後心靈會感到非常滿足,就如喝了一碗暖暖的心靈雞湯或看了一本觸動心靈的書。沒想過一個音樂會可以如似 powerful,傳訊能力可以這麼強。沒試過看一個音樂會,因為感動而哭了那麼多次,黐線架! 最後要再次感謝岑寧兒與團隊,製作了一個既有深度又有溫度的音樂會,這個音樂會除了帶給大家音樂與歌聲的享受外,還溫暖了大家的心! I am so grateful, […]
走漏大嶼
喜歡四處探索,但大嶼山偏偏不在我的名單中;大概是因為大嶼山較偏遠,永遠有「更好」的選擇。 看完《就係香港》2021年春號,才發現自己走寶了。原來大嶼山有那麼多美麗及有趣的地方。如果有機會,想把大嶼山全走一遍或單車環島,那時應該是冬季,在梅窩或大澳租個地方住一星期,每天到不同的地方探索。 估不到自己沒到過鳳凰山看日出,大東山都是前幾年才第一之接觸。 大東山: 梅窩是我的最愛,曾幻想搬進梅窩生活,最後沒有成事。水口,因為做義工才有機會踏足,才有幸光顧書中提及的驛站士多,沒想過背後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梅窩: 水口: 還有長沙,我認為是全港最美的沙灘,恍如置身外地。怪不得說大嶼山是香港的後花園,希望在未被破壞及開發前好好欣賞這片土地。 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