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tation / Reading

閱後感想: 一行禪師《和解-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

Posted on:

不少人推薦這本書,我最近都看完了。這是我看過禪師的第三部作品,基本上每本書的核心都是冥想/正念,如果你沒接觸或試過冥想,再看多少本禪師的書都沒有意思,因為冥想(正念)就是進入禪師世界的鑰匙,透過冥想培養正念(mindfulness),智慧,慈悲,《和解-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也不例外。 《和》指每個人在年幼時心靈都受過傷害,可能是來自父母,朋友;我們一般會逃避,不去面對傷痛。若我們不處理這些恐懼,傷痛,這些種子會不斷成長,影響身心。《和》教導我們透過冥想面對傷痛,以正念暸解探知傷痛的根源從而療癒成長。 如果你接觸過禪師其他的書,你會發現《和》跟其他書差不多,但對我來說「內在小孩」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從這角度回索自己的童年哪些地方受傷了,雖要自癒。《和》中也提及了不少佛學詞彙,如未那識、定、無分別智等,最初接觸時會感到艱澀,需要時間消化。

awakening / Meditation

覺察力的重要

Posted on:

如果沒有覺察力,就不能了解自己的優點缺點,長期處於混沌中 。 那如何開啟及培養覺察力呢?以我的經驗,我是透過 Meditation 開啟覺察力的。在接觸冥想之前,我是全無覺察力的,例如我不能覺察冷熱,身體不停在抖,而不知自己是冷,不懂去保溫;不知自己發脾氣,會被情緒控制自己。 獲得覺察力後,我覺得是一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有點像成就解鎖。 要注意這種能力要不斷練習才得以保持。

Meditation / Philosophy

保持清醒的頭腦

Posted on:

我讀天主教小學,每天都有早會,早會完結前會由一位同學帶領禱文。祈禱前那位同學會先說出自己的祝願。 我也曾被選為那位帶領禱文的同學,幾歲人仔,那懂什麼祝願,要為大家送上什麼祝福,都是見其他人說什麼我便加些減些,沒有個人意見可言。 當中最常聽到的祝願是祈求同學有一個清醒的頭腦,讓大家好好面對每天的挑戰及考試,這種唸口簧式的祝願就連祝願者其實都未明其意思。 數十年後的今天,特別看了幾本有關 Meditation 的書後,當中常提的重點就是保持覺知,保持每一刻的清醒,不要被經驗、偏見 (以為等等)阻礙看清每個當下的實相,當中講求腦袋要非常警覺去看 This moment (即當下)。這令我想起小學時的祈許,然後發現要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原來一點都不易,因為習慣及記憶會製造惰性,令自己在很多情況下進入 Auto Pilot Mode, 沒有思考,久而久之,會跟心脫離,進入迷失的空間。 分享 J, Krishnamurti – 《生命之書: 365 日的靜心冥想》The Book of Life- Daily meditations with Krishnamurti […]

Meditation / Quote

Smart Quote from Mingyur Rinpoche about Awareness

Posted on:

“If you see the river, you are not in the river; If you are in the river, you can’t see the river.” source : Mingyur Rinpoche talk on […]

about myself / All my 1st time / beauty in daily life / fitness / Meditation / Reading

閱讀是一件極美好的事,每個人都應該把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Posted on:

六歲起,電子遊戲機佔據了童、少年大部分的時間,亦是我及玩伴們主要的娛樂。除了遊戲機以外,還有聽歌行街看電視,相信和現時的小朋友差不多。 雖然我十分喜愛聽音樂,奇怪是我從來都聽不明歌詞,無論是中、英文的歌詞都聽不明,我只是享受歌曲的旋律。中學時有懷疑過為何出現這樣的情況,別人常說林夕、林振強的詞有多厲害,但我滿腦子問號,不得其解。 第一首聽懂及有感覺的歌是Whitney Houston 的Saving All My Love For You,那時已經是中六左右。現在回想,一個中學生聽得明這首歌反而好奇怪。 閱讀,從來沒有在我的童年及青少年時期出現過;中學時的課外閱讀沒有一本認真看過,報告都是左抄右抄。在家中,亦沒有出現父母看書的畫面,相反,出現最多的是他們打麻雀的片段,所以我自小便會打麻雀,不過我不喜歡,相信這也是很多香港人的寫照。雖然父母沒有閱讀的習慣,但家中卻有很多文學書 (嘿!)。 自小父母沒有陪養我閱讀的習慣,亦沒有提閱讀的重要,讀書有前途等說話,最多在小六那年迫我唸唐詩。在完全沒有解釋內容的情況下,母親只說:「你背啦,日後對你的中文有用。」然後再用電子遊戲機作利誘。 每首詩都不明,卻全硬背過去,讓我產生反感之餘,對閱讀或文字亦不感興趣。現在回想,也很難想像一個12歲的小朋友怎會明白唐詩的內容。 直到高考完畢,不知哪來的奇想,突然認為看書的人很有型,我也要變成這樣。於是開始強迫自己看書,但焦點都放錯了。 我刻意在街上看書,像是一種炫耀或是一種虛榮,希望得到別人的目光,因此感覺良好; 同時,要很快看完一本書,認為看得愈多愈厲害,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外在因素。 可笑的是,事實我一本書都看不明,沒用心看過,只是眼球掃過已而。不明又不知,不知又不問不查。「嘩,又看完一本書!」浸沒於自我感覺良好之中,成件事錯到一個極點。 現在,終於明白及能夠拆解當年的問題:第一,太著重外在及別人的眼光(想打做一個自己想要的形象),但完全沒有想過閱讀真正的意義,; 第二,我也不暸解,當時亦不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很焦急的人,沒有原因的,或許是社會環境培養出來吧; 第三,現在才發現自己集中力很差,根本不能完整看完一句句子,看幾個字後,腦會產生很多不關事的想法或幻想,想東想西,思緒紊亂又迷失。有時會迷失於一個完全沒關係的思緒上數小時,有時會走來走去,可怕的是自己完全沒有意識。因為不知,當然便不能改善。現在回想,自己應該有嚴重注意力不足症或閱讀障礙。 隨著年齡漸長,步伐放慢下來; 加上離開工作,有機會讓自己沉澱下來,有一個休止。配合運動,Attention 及Awareness 不知不覺中產生出來,逐漸有Awakening / Satori 的感覺,同時突然開始明白中文歌詞的意思,明白林振強的詞,明家大家為何那麼喜愛他。這些覺醒是用多少都買不到的經驗和能力,令讓人終身受用。 堅持不停閱讀下,逐漸能投入書中的世界,是一個嶄新的體驗。第一次發現時,真的興奮不已。 先挑舉世聞名的書看,如動物農莊、1984 等(這根本是初中要看的書),培養閱讀興趣。起初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所以甚麼都看(唯獨不看愛情及武俠小說,這點我很清楚)。就是不斷看,終於從書中找到樂趣,同時慢慢可控制閱讀的速度,才知道我真正的速度是很慢很慢的,慢到難以置信,近年情況才有點改善。不過快慢不重要,這只不過是世上的標籤,重點是你有否得到書中的知識,不用執著速度。 以往我一定不會,亦不能重看一本書,因為我沒有耐性,就連重看一句也不能。現在,不明白便自動看多次,看到明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