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就係香港》主題以旅客的眼光看香港, 當中一章“我們的尖沙咀海旁” 令我想起我的尖沙咀回憶。 小時候住港島,對九龍十份陌生。唯一涉足的地方就是尖東海旁,原因是大時大節要見相信是「同母異父」的哥哥。 用上「相信」是因為從來沒有人跟我解釋過(至今仍沒有)這位哥哥何方神聖,媽媽叫我稱他為哥哥,而那位哥哥又稱我的媽媽為「媽媽」,所有事都設定為「你懂的」, 遑論當時只是一個幾歲的小朋友。 我們一般會於新年、暑假及聖誕見面, 相約於五支旗竿下。 每次由中環坐天星小輪到尖沙咀,下層的機油味,上層的活動椅背記憶仍很鮮明,印象中以前的尖沙咀碼頭都沒現在多人。 例行路線必是海港城(以前叫海運大廈)的玩具反斗城, 對小朋友來說,海運大廈真的很大,但除了玩具反斗城外,沒甚麼吸引。 逛完海運大廈,會沿海旁到另一端的東急,即新世界中心。 那個商場有一兩間玩具店,若「哥哥」選了昂貴玩具,心想我也選些跟他價錢差不多的,那份不蝕底的心態好像要霸佔每個機會。 每人買過玩具,最後會到新世界中心的薄餅店(忘了還是西式快餐店)作結。 如是者,同樣的路線一直由幾數走到到中三、四左右。 這應該是我童年至青年時有關尖沙咀的所有及唯有的記憶。 這份記憶更可以跟我的「哥哥」劃上等號,因為這亦是見到這位「哥哥」的場景。 所以一說起尖東海旁,「哥哥」兒時的樣子一併湧現。 恰巧,今早整理媽媽的相機,翻看相片,都是一些花草與貓的相片;轉輪繼續順時針轉,突然出現了一張媽媽悉心打扮穿上晚裝的照片, 原來是那位「哥哥」的婚禮, 下一張相片是他與太太在台上切蛋糕,再下一張是深情一吻。 這是一個好古怪的Moment, 在相機屏幕發現媽媽、再發現「哥哥」、再發現「哥哥的婚禮」, 整件事好像完美地貫徹「你懂的」風格。他結婚都應該有7、8 年, 我一直以為他們只在婚姻註冊處簽紙沒有擺酒。 今天以這種形式發現有點突然亦有點難受, 到底「哥哥」一詞的意義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