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broadcast

Music Broadcast: 關淑怡《逝去的傳奇》

Posted on:

香港樂壇在80至00年代將歌手分為「偶像派」和「實力派」,此分類帶有偏見。關淑怡因其外貌和唱功難以歸類,展現出個人風格。她的音樂多樣化,反映其獨特背景和社交圈,並創作出多首經典歌曲。希望她一切安好。

music broadcast

Music broadcast 那些年的租碟時代

Posted on:

中學時期雖然會買唱片,但有段時間也會租借唱片。選擇租借唱片一般會是較陌生的歌手,特別是外國歌手,因為外國唱片一般較貴;第二方面是只喜歡專輯中某一兩首歌,不想擁有整張碟;第三是省錢,將唱片複製到MD,方便外出時聆聽。

music broadcast

Music Broadcast : 國際歌迷會

Posted on:

國際歌迷會: 隨著數碼音樂的流行,實體唱片如 CD 已成為過去,你上一之買實體唱片是甚麼時候?數碼音樂有它的便利,不過經歷過實體唱片的一代如我,才會明白實體唱片的可愛之處,包括唱片封套、唱片多樣的設計,唱片封套內容包括歌詞、照片等。 最近翻閱胡琳的唱片,發現了一樣我完全遺忘了的東西,而這種東西同樣已經成為歷史:就是歌迷會申請表。有趣地他們永遠稱歌迷會為「國際」歌迷會,到底那個歌迷會有多「國際」呢?或是不知從哪時開始有人用了國際歌迷會,其他便跟隨。 現在還有沒有歌迷會呢?如果要加入歌迷會又有甚麼方法,我都不知道。除了歌迷會申請表外,有時還會加入廣告單張,而胡琳的唱片內還加送演唱會換票証!! 實體唱片就是藏有無數的驚喜而數碼音樂沒有的,其實黑膠唱片已經有復興的情況,你估 CD 又有沒有可能再次流行呢? Music Broadcast 逢星期五更新,談談那些年我聽過的音樂,或許亦勾起你的某些回憶,歡迎 Follow 我的Blog 及 YouTube channel。

music broadcast

Music Broadcast: 迷糊情慾對象許志安主唱,周耀輝詞

Posted on:

上星期說了鄭秀文,今星期就來說許志安。我不是許志安的歌迷,不討厭也沒有好感,中學時一位好友很迷他。雖然沒有特別喜歡許志安,也擁有他兩張精選專輯:《雨後陽光》及《驚喜交集17首》。

歌曲《迷糊、情慾、對象》首收錄於 1996 年推出《男人最痛》專輯,《迷糊、情慾、對象》是第一主打,《男人最痛》是第二主打,不過《男人最痛》更受大眾歡迎,播放率比《迷糊、情慾、對象》更高。

music broadcast

Music Broadcast: 鄭秀文 《Say U’ll be mine》

Posted on:

music-broadcast-那些年的租碟時代:從不是鄭秀文的歌迷,不過擁有一隻,亦是唯一一隻她的唱片,就是 1995 年推出的《是時候新舊對照18首》新曲+精選。在這隻專輯中,雖然有多首大熱作品,但我只喜歡一首歌:《Say U’ll be mine》。《Say U’ll be mine》首收錄於 1992 年推出的專輯 “Never Too Late” 的第二cut。這首歌當年是否主打歌曲不得而知,我也沒有相關印象。 原來《Say U’ll be mine》又是改編歌,改自加拿大女子組合 West End Girls 的《Say You’ll Be Mine》。作曲:Dave Pickel、John Dexter;作詞:張美賢、編曲:江港生。《Say You’ll […]

music broadcast

Music Broadcast: 草蜢《對一個人愛錯》

Posted on:

《對一個人愛錯》出自1996年草蜢的粵語專輯「草蜢音樂店」,第一次聽這首歌不是從自主流傳媒,而是從中學的 Singing Contest中,由兩位同級男生以這一首歌參賽,他們唱得非常好,還贏了冠軍。還記得當時Singing Contest 在禮堂舉行,燈光昏暗,只有台上的燈光,跟這首歌的旋律及歌詞很配。第一次聽已被這首歌的旋律深深吸引,自此每逢到卡拉OK必唱這首歌。

music broadcast

Music Broadcast : Bonus Track 的意義

Posted on:

當實體唱片流行時,Bonus Track通常出現在曲單最後,但其實並不提供額外資訊,反而引起更多疑問。Bonus Track在黑膠唱片中有實際意義,而在數碼時代可能是營銷策略。文章提到范曉萱《絕世名伶》的設計仿黑膠除外。

music broadcast

Music Broadcast : Dick Lee

Posted on:

想起憶蓮除了會聯想到倫永亮外,還會聯想到 Dick Lee,也因為憶蓮,我很早便認識 Dick Lee 這位歌手或創作人。追索起來應該是 1991 年憶蓮的《意亂情迷演唱會》中 Dick Lee 的演出令人眼前一亮。印象最深刻是Dick Lee 與憶蓮合唱《情人的眼淚》及在《心野夜》中 Rap的演出。 他的風格與形象在當時香港樂壇及華人歌手中絕無僅有,唱歌亦非常有魅力和有感情,令人耳目一新取得注目。

music broadcast

Music Broadcast : 歌曲劇場版

Posted on:

回顧 8、90年代香港的流行音樂,不得不提「劇場版」,當中最為人熟悉一定是那條濕滑的司機及粗心大意的公路 (笑)。

所謂劇情版亦可說成歌曲中加入聲音演繹,很多時劇場版是廣播劇或電視劇的延伸。一首出色的劇場版能將一首歌變得立體有意境,讓歌詞如電影般呈現在聽眾的腦海並置身其中。

要數劇場版經典之作一定是俞琤獨白,曾路得主唱的《天各一方》及鄭丹瑞獨白張麗瑾主唱的《留給最愛的說話》。

出色的劇本和演繹除畫龍點睛外更可將歌曲起死回生,就如鄭伊健的 《感覺我遇見》,若不是有劇場版的加持,平平無奇的歌曲,多得編劇陳慶嘉和林珊珊的出色演繹,完全將作品昇華,數十年後再聽或無論何時再聽,畫面依舊清晰且同樣令人會心微笑。

music broadcast

Music Broadcast: 90年代Remix改編歌瘋朝

Posted on:

在過去的30年裡,香港樂壇經歷了多次唱片操作的現象,包括多樣化的remix和中、廣詞版本。同時,改編歌曲也盛行,吸引聽眾認識外國音樂。商業電台促進本地創作,改編歌曲逐漸減少,本地音樂隨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