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broadcast

Music Broadcast: 鄭秀文 《Say U’ll be mine》

Posted on:

從不是鄭秀文的歌迷,不過擁有一隻,亦是唯一一隻她的唱片,就是 1995 年推出的《是時候新舊對照18首》新曲+精選。 在這隻專輯中,雖然有多首大熱作品,但我只喜歡一首歌:《Say U’ll be mine》。《Say U’ll be mine》首收錄於 1992 年推出的專輯 “Never Too Late” 的第二cut。這首歌當年是否主打歌曲不得而知,我也沒有相關印象。 原來《Say U’ll be mine》又是改編歌,改自加拿大女子組合 West End Girls 的《Say You’ll Be Mine》。作曲:Dave Pickel、John Dexter;作詞:張美賢、編曲:江港生。《Say […]

music broadcast

Music Broadcast: 草蜢《對一個人愛錯》

Posted on:

《對一個人愛錯》出自1996年草蜢的粵語專輯「草蜢音樂店」,第一次聽這首歌不是從自主流傳媒,而是從中學的 Singing Contest中,由兩位同級男生以這一首歌參賽,他們唱得非常好,還贏了冠軍。還記得當時Singing Contest 在禮堂舉行,燈光昏暗,只有台上的燈光,跟這首歌的旋律及歌詞很配。第一次聽已被這首歌的旋律深深吸引,自此每逢到卡拉OK必唱這首歌。

music broadcast

Music Broadcast : Bonus Track 的意義

Posted on:

當實體唱片流行時,Bonus Track通常出現在曲單最後,但其實並不提供額外資訊,反而引起更多疑問。Bonus Track在黑膠唱片中有實際意義,而在數碼時代可能是營銷策略。文章提到范曉萱《絕世名伶》的設計仿黑膠除外。

music broadcast

Music Broadcast : Dick Lee

Posted on:

想起憶蓮除了會聯想到倫永亮外,還會聯想到 Dick Lee,也因為憶蓮,我很早便認識 Dick Lee 這位歌手或創作人。追索起來應該是 1991 年憶蓮的《意亂情迷演唱會》中 Dick Lee 的演出令人眼前一亮。印象最深刻是Dick Lee 與憶蓮合唱《情人的眼淚》及在《心野夜》中 Rap的演出。 他的風格與形象在當時香港樂壇及華人歌手中絕無僅有,唱歌亦非常有魅力和有感情,令人耳目一新取得注目。

music broadcast

Music Broadcast : 劇場版

Posted on:

回顧 8、90年代香港的流行音樂,不得不提「劇場版」,當中最為人熟悉一定是那條濕滑的司機及粗心大意的公路 (笑)。

所謂劇情版亦可說成歌曲中加入聲音演繹,很多時劇場版是廣播劇或電視劇的延伸。一首出色的劇場版能將一首歌變得立體有意境,讓歌詞如電影般呈現在聽眾的腦海並置身其中。

要數劇場版經典之作一定是俞琤獨白,曾路得主唱的《天各一方》及鄭丹瑞獨白張麗瑾主唱的《留給最愛的說話》。

出色的劇本和演繹除畫龍點睛外更可將歌曲起死回生,就如鄭伊健的 《感覺我遇見》,若不是有劇場版的加持,平平無奇的歌曲,多得編劇陳慶嘉和林珊珊的出色演繹,完全將作品昇華,數十年後再聽或無論何時再聽,畫面依舊清晰且同樣令人會心微笑。

music broadcast

Music Broadcast: 八、九十年代Remix ,改編歌瘋朝

Posted on:

過去一個月不停整理舊唱片,讓我再次發現了一個香港樂壇8、90 年代的現象。那個年代的唱片很喜歡把同一首歌製作很多不同的remix版本,同時很喜歡將同一首歌配上國語及廣東詞,一曲兩用。 我非常討厭這樣的做法,好像被騙了,同時亦有湊歌之嫌; 縱然有眾多的混音版本,最終仍是原版最好聽。有時還會出一隻全混音大碟,例如郭富城的《浪漫鐵幕動感新誘惑》專輯,同一首歌有兩個不同的混音版本,重點是兩個版本都差不多。當時誤打誤撞被唱片的設計吸引了,而且還是限量版,結果聽了一次後便不想再聽了。這個現象踏入千禧年後便消失,同時香港歌手亦很少出全國語的專輯。 另一個現象就是改編歌,有很多好聽的及非常流行的歌都是改編歌,一般來自英文或日本歌。我發現很多喜歡的歌都是英文歌改編,也因為改編歌令我認識了很多外國的歌手,如葉德嫻的 《輕輕嘆》(Dr. Hook – Sexy Eyes) 、《不再分離》( Patti Austin – Say you love me) 及《好東西》(Sade- Hang on to your love),更令我喜歡了英國歌手 Sade,可惜當我發現時她已經歸隱了。 當年商業電台叱咤 903為了鼓勵本地創作,推動了只播香港創作的運動,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同時亦有很大的反對聲音。的確,這場運動喚醒了聽眾及業界對本地創作的重視,改編歌曲的數目銳減,本地創作的音樂慢慢茁壯成長。多年過後,可見叱咤 903當年的前瞻性及對本地樂壇及創做孕育新人的發展有長遠及偉大的貢獻。 […]

Jazz / music broadcast

Music Broadcast:Elaine Liu 香港首位爵士女歌手

Posted on:

從小便喜歡爵士樂, 直至18、9歲時,有了較大的自由度及遇上同樣喜歡爵士樂的朋友後,便開始找尋香港有爵士音樂演出的地方。 2000 年間香港的夜生活仍是多姿多彩五光十色,週末蘭桂坊的繁華盡顯國際城市的盛況。當時人聲鼎沸的熱鬧場面仍記憶猶新,充滿著自由開放機會處處的氣味。當年在香港島想欣賞現場爵士樂可到中環 California Tower 的 The Jazz Bar & Cafe (大廈已重建及結業)、Fringe Club 藝穗會及後期的Blue Door (已結業),Blue Door 較本地,如二樓後座的風格。 我常去藝穗會,喜歡那裡的熱鬧輕鬆氣氛及收費相對便宜。當年週末的藝穗會每逢週末晚上必人頭湧湧,我就是從這裡認識 Elaine Liu (廖綺玲)及她的爵士樂隊 Saturday Night Jazz Orchestra,每月其中一個星期六便有她們的演出。如要看演出,要先在大堂購票,印象是大約港幣180 左右,包一杯含酒精飲品;約十時左右開始,分兩節,中間有休息時間,11時半完結。 […]

music broadcast

Music Broadcast : 郭富城 《名仕閣》

Posted on:

《鐵幕誘惑》是當時唱片公司大推的作品,說真我沒有特別喜歡這首歌,可能是未能投入歌曲及歌詞。相反,另一首輯錄在《鐵幕誘惑》的 side track  :《名仕閣》印象則深刻得多。 若沒有購買專輯的話,可能沒有聽過這首歌,這也不會是在演唱會出現的歌。喜歡《名仕閣》的原因是因為歌詞及演繹手法非常佻皮及有畫面,題材亦另類有趣。加上出人意表地配上林家棟聲演(注:唱碟中沒有注明,但他的聲線太易認了),令人更易投入如身處其中。 歌詞是講述郭富城與林家棟於單位內的對話: 《 名仕閣》 作詞:福棧村/勵德村 作曲:譚國政 一間屋裏面一粒人 一張檯拍住三張凳 一盞燈照住七粒塵 返屋企鍾意通地目瞓 一間屋裏面五百呎內 有兩個露檯面對海 冬菇蝦米雪櫃有五袋 度門仲 任妳開 (明明係細)闊闊闊落落一張床 (明明係貴)四對臭爛襪通屋放 (明明係曳)腳UN UN 自在又好瘋狂 (城城係我)快快快樂樂我好開朗 A:喂!阿黃!聽講你間屋好細個噃! B:唔係ㄚ! A:屋企仲漏水呀喎! […]

music broadcast

林憶蓮不如重新開始

Posted on:

自從開始上載唱片到 YouTube,作者發現了自己擁有大量林憶蓮的唱片,並成為她的粉絲。每首歌都附上歌詞,方便回顧。特別是《不如重新開始》的歌詞,引發了他當前的情感共鳴,並激發了重新開始的想法。

Music / music broadcast

Music Broadcast : 曹永廉 《情深款款》專輯

Posted on:

隨著恢復寫Music Broadcast 這個系列,我開始發現自己聽歌的口味蠻雜的,已記不起我為何會買曹永廉 《情深款款》這張專輯,雖然這是我唯一一隻曹永廉的專輯。 相信很多人不知道曹永廉原來是一位歌手,而《情深款款》是他首張專輯,在 1994 年推出。相信是他在樂壇上未有很好的成績及發展,所以當了演員。 而為曹永廉推出唱片的「樂意唱片」,不是因為寫這篇文章,我對這間唱片公司毫無印象。原來當年「樂意唱片」旗下歌手有彭羚、夢劇院、李薏敏等等。 因為在音樂串流平台上找不到我想聽的音樂,令我萌生上載唱片到YouTube 的念頭。我相信其他人也有同樣的經驗,想重溫以前的音樂但在網上找不到。如果能在 YouTube 找到,就如尋寶一樣興奮,然後勾起很多回憶。 上星期《魔鏡歌詞網》在無預警下關閉,對很多人來說是天大的噩耗,原來我都受影響了。因為我沒有保留這張唱片的埋套,在網上完全找不到這張專輯的歌詞及歌曲資料,沒想過這張唱片冷門得這個地步,很可惜。 當年整張專輯最喜歡的歌曲有:《情深款款》、《三分二十八秒的愛情故事》及《我知我不該》,它們都是走爵士風格,其他的歌則不太喜歡。 整張專輯已經上載到 YouTube,沒有聽過曹永廉的歌可以聽聽。有更多的專輯將陸續上載到我的 YouTube Channel,喜歡的話可以 subscribe,支持一下! 《情深款款》專輯曲目: 01. 情深款款 02. 情淡情濃 03. 從今不變 04. 我知我不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