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連看了兩本關於人生意義的書:一本是 The Middle Passage: From Misery to Meaning in Mid-Life (Studies in Jungian Psychology by Jungian Analysts) by James Hollis,90年代出版,最近出了中文譯本; 另一本是今次要說的 Viktor Frankl 的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The classic tribute […]
閱後感想 :《覺醒的道路:前中共香港地下黨員梁慕嫻回憶錄》
今年初劉世良先生在 YouTube 節目介紹了梁慕嫻女士的新書:《覺醒的道路:前中共香港地下黨員梁慕嫻回憶錄》(下稱 “回憶錄”)。我本身對梁女士沒有認知,對這個題目有興趣,便四處找找這本書。不過沒有很多平台有售,香港更加沒有,不知是否已成禁書😔。 看到博客來 有售,但台灣訂書到英國運費很貴,猶豫了一段時間才下單;來想買電子書,可惜沒有,只能買實體書了 ,付費後不到一星期便收到新書了! 出乎意料,比平常快地看完。從書中得知作者在身體非常虛弱的狀態下仍堅持出版這本回憶錄,精神令人敬佩同時又為作者的健康情況感到難過,希望她在加拿大的生活一切順利,安康。 之前零碎聽過「地下黨」這個詞語,最常聽到是指梁振英是地下黨員,一直以都市傳說看待「地下黨」,未有深入了解。心想有「地下黨」也不出奇,不過香港已是大陸一部份,為什麼還需要「地下」呢?作為共產黨員,應當很榮幸。如果有人問我是不是共產黨員,如果我是,當然理直氣壯承認,不知梁先生曾否就這個說法回應。 “回憶錄”中作者清晰地記錄她如何成為地下黨員、如何物色及發展年青人成為共青團及 1997 前地下黨如何在香港運作及他們與六七暴動的關係。可見整個系統心思細密,有組織,有策略,過程有點像看特務小說,驚訝自己出生成長的地方原來有這些組織存在。 作者多次提及地下黨員的鋼領:「隱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這貼切概括了地下黨的運作模式。某程度上很佩服他們的組織及滲透力,以青年人的生活日常,如興趣班、學校切入,令人防不勝防,使我回想中學時是否也有地下黨員的存在呢? 對於發展地下黨員,可謂有心人裝無心人,防不勝防。他們不會打正旗號,而是從娃娃抓起及從生活細節關心博取信任,再有計劃地招攬他們成地下黨員。了解作者的經歷後,發現當年被發展為地下黨員的學生很多是非常單純、天真、愛國(縱然他們從未踏足過「祖國」)、有理想的年青人。可惜五六十年代資訊不發達,年青人對世界認知有限,社會仍處於物資匱乏的時代,年青人容易被洗腦,如誤信邪教一樣。 原來成為地下黨員連戀愛都須請示上級以獲取批准,工作亦沒有選擇自由,很多時由組織委派到紅學教書或中資機構工作,如中資銀行,大公報等; 有的更因被委派要滲透學生,要在大學長期維持學生身份,不能畢業。 書中不少篇幅提及 67 暴動與地下黨黨員的關係。由於67暴動發生時我還未出世,有關知識只能透過文字和電影了解這段歷史,明白到歷史有多容易被人篡改和洗白,令對這件事沒有認知的人誤信捏造版本然後得以流傅下去。這令我想到 2019 年發生的反修例事件,再過十年八年,沒有經歷過這段運動的新一代,將會被灌輸經扭曲及篡改的資訊而我們未能走出來直斥其非及糾正。所以現在非常需要有更多記錄,包括文字和影片,記錄 2019 年的歷史,讓下一代知道正確的歷史,香港今天為何會變成這樣。 作者出版回憶錄的初心是藉著自己的經驗警惕世人,特別是台灣,要對中共滲透加以防備。1997 年前,在英國統治下,地下黨也能在香港發展出一個那麼成熟的網路,回歸後的香港滲透會是怎樣?事實到了今天中共滲透已擴展至全世界,中共滲透及統戰的手法需要有更多人知道,這樣才能好好作出保護。
如何在「大躍進」中活下去
最近看馮客 Frank Dikotter 的《毛澤東的大饑荒:中國浩劫史1958-1962》,一直看一直問自己:若果身處在大躍進這個荒誕的時代,我怎樣才得以生存? 大躍進有很多地方跟文化大革命很相似,文化大革命可謂是大躍進 2.0, 當中最大的分別是大躍進出現了嚴重的大饑荒。雖然我已看過馮客的《文化大革命》,然而看《毛澤東的大饑荒:中國浩劫史1958-1962》仍給我很多的沖擊。 若果我身處那個時空,以我的求生意志,應該很快便會自殺。然後再想想,我或許也會選擇逃難,就如當年其他人一樣,也會逃到香港。 但若果我住北方的農村呢?可能連香港也沒有聽過,應該不懂逃離到香港。然後又繼續看繼續想,第三個可能性是搬到深山,自己努力經營,生活可能會比公社更好。不過還是行不通,因為生病時便無法自救。 又或者,橫竪這個地方都已經沒有法律,誰大誰惡誰正確,倒不如殺掉那些剥削人民,對平民施暴的民兵幹部,然後閉關鎖國,令村子不受外來紛擾隱藏地活著,建立一片安土,以自己的方式活下去。如果大家團結一致,或許有一絲希望。 不過一說到槍炮,作為一個市民根本沒有有抵抗的能力,所以逃難/移民仍是最好的方法。
辣椒的辣味真的來自籽嗎?
很多入廚知識都是由媽媽口耳相傳,但其實很多都是錯的。 我們常聽說辣椒的辣味來自果籽,只要去掉果籽便不會辣。首先辣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痛楚的刺激。閱讀了 《Science of Cooking 》之後,才知道「辣味」是來自 Capsaicin (辣椒素),而辣椒素最多地方其實是「胎座」(placenta) 或「囊膜」而不是果籽。 辣椒素於「胎座」生產並儲存,跟其他香料一樣,辣椒素溶於油而不溶於水,所以為何有「辣椒油」而不是「辣椒水」。
閱後感想 < The Science of Cooking>
2024 年看的第一本書。發現書架上很多 The Science of xx 的書,家中有《壽司的科學》,<The Science of Yoga> 才知道原來自由對事物的本質很有興趣。 從 London 的 Science Museum 看到 < The Science of Cooking > by Dr Stuart Farrimond 這本書,翻一翻,一頁講解為何我們會吃生的蠔,而不是把蠔煮熟。很有趣,沒有想過的問題,很想知道原因,結果便買了。 […]
Peanut 不是 nut
近日在讀 Dr Stuart Farrimond 的 <The Science of cooking> ,這類似一本食物百科全書,從科學角度和研究介紹各種常用/常見食材,由肉類、海鮮、奶類、水果、蔬菜及香草等。以科學知識打破坊間的謬誤,在閱讀的過程中會不斷出現「吓,原來是這樣!」的反應。 同時會學到很多食材的基礎生物及科學知識,對喜歡下廚及希望廚藝更進一步的人,特別是 Home Cook 很有幫助。 其中關於堅果的一章,介紹常見的堅果營養價值及構造,才知道花生原來不是堅果。花生是屬於「豌豆」家族,是筴豆來的。 小時候常聽到:「菠蘿/鳳梨🍍多放幾天,讓它更黃更熟便更甜。」其實,菠蘿/鳳梨🍍 屬於 non-climacteric fruit ,是一種「樹上熟」的水果,當收割後便不再熟成,所以多放幾天是不會更甜 😄。 就是這些小小的知識,覺得這本書很有趣又實用,如果早點知道這些知識便好了。待我看完這本書後,再和大家分享其他有趣及實用的知識。
熟成之科學
幾年前閱讀時第一次接觸到江戶熟成壽司這個名詞,當時大惑不解,一直認為海鮮當然是越鮮越好,為何要放幾天才吃呢?現今發技發達,又不用潰存保鮮,後來了解熟成背後的理論之後,推翻及擴闊了我對壽司及飲食的認知。 簡單而言,熟成其實是 decomposing 分解,透過控制時間、溫度及濕度達至: 1. 改變食材肉質 (更腍更軟) 2. 令食材味道更豐富,更美味 其實牛肉的 Dry Ageing 或 Wet Ageing 亦是同一原理。 —————————————- 好,進入熟成背後的科學! 肉類有一種物質名為 ATP Adenosine Triphosphate 三磷酸腺苷的物質為肌肉提供能量。隨著動物死亡後,肌肉內的多種 Enzymes 酵素 會將 ATP 分解成 […]
2023 年閱讀回顧
一月初最適合做各式各樣的回顧,我喜歡做閱讀及個人回顧,不知不覺間建立了習慣,一覽自己該年的成績再和以往做對比,每每都會有驚喜或意外,然後提醒自己來年要做得更好。希望透過分享閱讀清單可以讓更多的人接觸我認為值得看的書,或作一個提醒作用,增加看書的時間。 這是我今年看的書,整理資料後,第一個反應是:「吓!只看了那麼少,不是吧」然後有點失望。看,這就是回顧的功能。 2023 書單: 《醜陋的中國人》 – 柏楊 Seth speaks by Jane Roberts 《姓司武的都得死》 – 譚劍 Architect of Prosperity -Sir John Cowperthwaite and the making of Hong Kong […]
閱後感想:《醜陋的中國人》柏楊
閱讀《醜陋的中國人》時已躊躇如何寫這篇閱後感⋯⋯ 書看了不久,便感到柏楊先生書中的內容就算過了三十年後的今天 (2023 年)仍然合適(冷笑)。但我想若柏楊先生在1949 年沒有到台灣而是去了香港,《醜陋的中國人》又會變成怎樣?應該會有更深入及更有意義的見解與分析。 在香港出生成長,經歷了八九十年代,2003 沙士,2019 社會運動,見證了香港人從來都很熱心,守望相助,表面冷漠但內心其實熱血得充滿傻氣。縱然是陌生人,香港人會義不容辭伸出援手,見義勇為。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出名人情味濃:七十二家房客、屋邨中的鄰里關係是最好的例子。 慶幸八十年代能在公共屋邨成長,見證了那個不關門,經常亂串門子到鄰居家蹭飯的日子。所以柏楊先生形容的「家家自掃門前雪」未有出現在主流的香港。還有很多柏楊先生所說的醬缸文化在香港都沒有出現,在這裡不逐一詳談。 簡之然之,若果柏楊先生能在港英時代生活,或許他會找到醬缸文化的原因及解救方法。香港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你看 1997 年前後的分別。 今天 (2023 年12月18 日)是黎智英先生審訊的第一天,預計審訊會長達 80 日。今晚英國Channel 4 的新聞有很詳細的報導,再一次看回過去的片段,悲從中來,心痛難過。面對今日所謂的「法治」,相信黎先生不會離開監獄。作為香港人,我會記掛著你,為你祝福,希望會有奇蹟的出現。 最後以《醜陋的中國人》中我認為很有意思並值得思考的句子作結: 「發現自己的缺點需要智慧; 承認缺點需要勇氣; 改正缺點,更需要決心。因此從惡習的窠臼裡爬出來,往往是一段艱難的歷程。」張紹遷先生,文載一九八五年二月六日洛杉磯《論壇報》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聊齋誌異》
閱後感想:《姓司武的都得死》
首先再一次感謝自己今年買了電子閱讀器,開展了電子書之路。自從有了電子閱讀器後,發現自己更願意嘗試平常不會看的書類,例如《姓司武的都得死》 。我不看推理或偵探書,也不好小說;就算品評很好,價錢不貴,甚至免費,我都不會買來看,借或會考慮。 佔用空間及書本處理原來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考量,我不想家中堆滿沒有「收藏價值」的書,每一個空間都很珍貴。電子書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自從買了電子閱讀器後,看書廣了、多了、快了,完全是意料之外。 說回《姓司武的都得死》,作者譚劍,首次接觸他的作品。最近從不同地方聽到這本書的好評,加上拿了2023年台灣作家推理協會與Readmoo合辦的台灣年度推理小說華文組第一名,而且是香港人寫的,要支持! Google Play 只售港幣 50 元,二話不說買了,對這本書期望很高,結果⋯⋯ 書長約一百頁,非常喜歡這個長度。起初以為會如《百年孤寂》般人物角色複雜,還認真把每個人物及關係寫下,後來發現完全沒有需要,故事不複雜,人物不多,始終是 一部短篇小說。 故事雖然是杜撰,但故事時間軸與背景與現實相近,發生於疫情後。閱讀時疑幻疑真,經常會問自己這是現實還是虛構,是真還是假的。第一次看到以自己生活的城市為故事背景,每讀到一個場景很容易便產生相關景象,造成強烈的代入感,是外國小說沒有的體驗。 若要評分,我只能給 5 /10 分。依我個人而言,文筆水平是的最大砂石之一,修辭用字,人物性格與氛圍建構好像在讀中學生的作品,讀上來很「硬」,這是一個好抽象的感覺,你們明白我的意思嗎? 另外是故事情節,特別是推理小說,最忌刻意堆砌,故弄玄虛但最後不能收尾或不了了之。例如是司武謝武儀有一部神秘手機與K 發短信的情節;我以為是埋下甚麼伏線,等了又等,甚麼時候出來,最後卻完全消失了不了了之。如果K是司武義的話是不合情理,司武義也是被騙借種,不存在合作關係,但文中第五章說: 「我和妳不是第一次合作,一直沒有被發現。」作者為何要製造K 這個人物呢?最後似被作者忘記似的消失於故事之中,這是其中一個令我讀完這本書後非常忟憎的原因之一。 故事由所有姓司武的都得死展開,一個強而有力清晰的開場。第一次行動未能殺掉所有姓司武時,理應繼續聚焦斬草除根把故事推進緊扣主題,但第二次「補元」卻變成只殺「司武信」便可了,那餘下姓司武呢,為何只殺司武信?既要為了基因不被發現而殺人滅口,為何最後變成只殺某一個?開首誓神劈願,最後變得可有可無,推翻故事的主題,令故事變得失去說服力兼前後矛盾說不通,這點令我很失望。 無疑作者用心做了很多資料搜集,例如丁權及黑社會文化;作為一本推理小說,故事具說服力和邏輯重要於一切,可惜讀到後,故事無以為繼,拆局平舖直敘,虎頭蛇尾。我看完不自覺地「吓!」了一聲。無論是故事及水平都令我好失望,「年度推理小說華文組第一名」就是這樣嗎?或許是我看漏了或誤會了? 歡迎討論指正或分享你對這本書的看法 總評分: 5/ 10 推薦度: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