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cura Spring/Summer 2016

喜歡看Obscura,感覺好像找到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分享生活上大大小小各自認為值得駐足的事,分享相同的理念,產生共鳴;令我感到自己原來不是孤單一人。 

事實上現實的我好像來自外星,沒有人明白我說什麼;我覺得興𡚒、觸動心靈的事,明白的人寥寥可數。我時常懷疑/相信自己是一個怪人,所喜歡的,都沒有人喜歡;喜歡做的,都沒有人喜歡、明白。

直至每次閱讀Obscura,都會提醒我其實不是一個人的;世界上有很多和我一樣的人,對某物、某事同樣感到興𡚒。每次看完Obscura,內心都會感到很富足、窩心、感動;一本書有這樣的效果,很不可思議。

今期令我最感動的是Traveller notebook 的分享,原來世界上有那麼多人和我一樣喜歡寫手帳, 而且持著一樣的信念。以下是摘錄自Spring/Summer 2016, p.72: 

「人生,就像一本用舊了的手帳內頁。有些日子難過得有如被撕破了的紙頁,有些則精彩如你精心裝貼的頁面;到頭來,這些空白的內頁都等待著你來填滿,這裡被記錄下來的瞬間,有時候未必盡如人意,卻無可避免地在你的人生中留下印記;而這些印記又會反過來,影響你的未來。」 


 Traveller notebook & Company 的總監飯島淳彥先生說:「買一樣新東西的時候,它的價值是最低的,但愈是使用價值就會愈高。數位的東西則是相反的,剛開始買的時候價值最高,但愈使用下去價值就愈低。」就正如手帳一樣, 買回來空白一片, 隨著時日,空白都頁面都被填得花碌碌的;它的價值如酒一樣,愈舊愈醇; 日子過了愈久,愈珍貴。

我從小就有寫手賬的習慣,不是日記,只不過是把做過的事或當日發生的事簡單記下來。有時心血來潮,就會利用Diary 最後的空白頁寫下較長的感受。 久而久之,便儲下很多本手帳,一年一本。


我最舊的手帳來自6歲的時候,是一本kerokerokeroppi 的手帳;不但藏了我6歲時候的筆跡,還記錄了當時自己認為值得記下的事,無論什麼時候再看都很有趣,感覺就在看一個完全不認識的小朋友的手帳。 偶意翻看近十年的手帳,很多忘記了的事和感覺會一併湧回來,如時光倒流般,真實又奇妙;哪怕是鎖碎無聊的軼事。 還有是不同時段的筆跡,反映不同的心情及不同時段的自己;這些都是現在數碼化不能做到的效果。 這些年,自己都想過把手帳全面數碼化。不過Obscura提醒我這不是一個好主意,會錯過了很多。 2016 己過了一半,2017 我便會正式重投手帳的懷抱。 
   
Obscura Spring/Summer 2016
Winter 2010:
這是我第一本接觸的Obscura,原來己經是5年多前的事。很懷念以前附送的小禮物,沒記錯這一期附送的是要自己縫紉的皮製咭片套,不經不覺便5年了,很可怕。

找到了小禮物的照片:

 

 


Discover more from Gelan Wandering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Discover more from Gelan Wandering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