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UMI 「匠」- 人生第一個熟鐵鑊

 TAKUMI 「匠」- 人生第一個熟鐵鑊 – 第一次遇上它是在灣仔的景德行,他們有很多優質廚具,兩層的商舖,閒時逛逛非常享受。我一直想找一個中式鑊,只是一直都找不到合心的。


「匠」TAKUMI 為何吸引我的注意呢?

  1. 大小恰到好處 (30cm 是最大的, 還有其他尺寸選擇),傳統中式鑊太大太重,家居收藏不易。
  2. 輕,只有1100g
  3. 有柄 ,拋鑊得心應手,左手拋鑊無難度
 
TAKUMI 「匠」- 人生第一個熟鐵鑊
 
 
 
鐵鍋的迷思:

一直覺得生鐵/熟鐵 很難處理和保養,常聽到的問題是黏底、重、開鑊要用肥豬肉韮菜等,還有很難清潔。
 
起初我連鐵有生熟之分也不知道,多得景德行的員工,他們友善又樂於與顧客分享經驗,我才知道世界上有熟鐵這回事,所以多聊天總有得益。
 
簡單來說生熟鐵是指鐵的純度及含碳量來做區別,詳細自己上網看看。員工說熟識比生鐵輕很多,拿上手不至於輕飄飄,但一定比生鐵輕。
 
 
 
入手:
 
印象中景德行賣五百多元,在這個世代不上網格價簡值是一種非理性的購買行為。老實說,景德行是貨品多,但價錢比市面都貴,結果在樂天找到可送海外的商店,索價約三百多元 ( 4536 日元),郵費 1802 日元 ,總數約 四百多元,比景德行平近一百元,還要送到家。樂天我有積分,扣除分數,總數我付二百多元便可,結果我在樂天買入,隔一天已經收到。
 
 
開鑊/養鑊
 
網上和跟鑊也有開鑊和養鑊教學,而且一點也不困難複雜,只是跟易潔鑊處理手法完全不同而已。使用生鐵或熟鐵廚具者必須學習如何保養,只要學會了使用其實很簡單。
 
 
 
 
 
 
 
用後感: 
 
起初以為會怕麻煩很少用,但使用後,之前的迷思完全解開了。關鍵在於學習,只要學會處理生熟鐵鍋的方法,使用完全簡單方便。
 
同時要接受及明白處理生熟鐵鍋跟易潔鑊是完全不同的事,當中令我最驚訝的是使用生熟鐵廚具是不使用清潔劑的,因為清潔劑可能殘留於鍋內,這點我花了很長時間思想才能接受,因為一直以來被灌輸一定要用清潔劑才能祛油味,只用清水那麼食物的味道及油豈會留在鍋內?下次煮食會否沾了上次的味道?
 
結果是沒有。清潔生熟鐵煮具 或「匠」方法是用溫水及海綿清潔。而且不像易潔鑊,是不怕損害鍋內塗層,所以不擔心煮食時塗層剝落影響健康。相比易潔鑊,鐵鑊更安全耐用。
 
要點1
清潔要點是趁鑊還暖時,用熱水洗刷,那樣清潔便很容易。所以跟易潔鑊很不同,一般我會吃飽飯和其他碗碟一起洗,但這方法應用不了在鐵具上。加上我在上海街找到了這個清潔神器,洗鑊變得更輕鬆,是專業廚房用的迷理版,很可愛喲,只售$4 。
 
 
 
 
要點2
 
煮食時要熱鑊凍油,這樣便不會黏底,這個方法又是跟易潔鑊不同的,易潔鑊是凍鑊時便下油。而用鐵鑊時要平均地加熱,不要一開始便用大火。只有使用多一兩次便會找到鐵鑊的特性,掌握更易。
 
 
總結:
 
絕對絕對沒有買錯這個鐵鍋,對於我來說它基本上是完美。因為鍋導熱快、受熱平均,食物受熱極好,煮出來的食物很有鑊氣,有了一份易潔鑊沒有的生命力。
 
 
 
而且大小適中,女性用起來拋鑊很容易。唯一投訴是手柄太短,很多時不小心碰到鐵的部份,燙死!
 
還有品質好,岩紋鐵鍋,日本製造,而且不需使用任何清潔劑,這不是很匪夷所思的事嗎?因為沒有 Telfon 塗層所以更健康更耐用,聽來是不是很完美。
 
自從使用了「匠」的鐵鑊後,使用生鐵的信心大增,後來購買了Lodge 的生鐵鍋用來煎牛扒。現正計劃逐步淘汰家中的易潔鑊,全部改用生鐵或熟鐵廚具。
 
真的,鐵廚具原來一點也不可怕!
 
更多, 分享

Discover more from Gelan Wandering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Discover more from Gelan Wandering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